首页
初中历史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4110157
山西省大同市云冈区恒安第一中学校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无答案)
日期:2025-10-15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6次
大小:53663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张
山西省
,
学期
,
答案
,
试题
,
历史
,
期中
恒安一中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七年级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辽宁大学张锋教授在其作品《化石吟》中写道:“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如图是元谋人的两颗门齿化石,该化石曾长眠于( ) A.北京地区 B.陕西地区 C.云南地区 D.浙江地区 2.文物、遗址、遗迹是研究古人类活动的重要证据。距今约7000年,创造了下图文明的居民生活在( ) A.长江流域 B.淮河流域 C.黄河流域 D.珠江流域 3.在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良渚先民”以水为礼,击鼓迎宾;踏水起舞,奔涌澎湃。在良渚遗址权贵们的墓地里,考古学家发现了祭祀神灵用的玉琮、玉璧和象征军事指挥权的玉钺,这和其他随葬品较少的普通墓葬对比鲜明,说明当时的社会出现了( ) A.打制玉器 B.定居生活 C.平等互惠 D.阶级分化 4.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 A.神话传说 B.和谐平等的社会秩序 C.农耕文明 D.采集狩猎的游牧文明 5.下图是一个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应填的是( ) 夏→□→□→□→□→汉 A.西周、商、东周、清 B.商、西周、战国、清 C.商、西周、东周、秦 D.商、东周、战国、秦 6.甲骨文是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其造字方法多种多样(如下图)。这说明甲骨文( ) A.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 B.造字方法主要以象形文为主 C.记载了我国商周时期的历史 D.是我国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 7.1986年,四川三星堆遗址出土了数以千计的珍贵文物,包括金杖、青铜树和众多的青铜人像,其中的青铜面具独具宗教特征和地域特色。学者认为三星堆遗址见证了这一地区是长江上游的古代文明中心,是中华文明重要的起源地之一。这说明了( ) A.中华民族起源多元一体的特征 B.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最早的发源地 C.四川青铜工艺水平居全国首位 D.中华民族已形成了共同的信仰体系 8.根据规定,诸侯国国君每五年就要朝见周天子一次。据鲁史《春秋》记载,二百四十二年间,鲁国国君朝见周天子只有三次,朝见晋国国君多达二十次。这反映了春秋时期( ) A.周王室势力强大,对诸侯国有绝对控制力 B.王室衰微,诸侯实际上取代了周天子地位 C.鲁国国君不懂礼数,不知道朝拜周天子 D.鲁国和晋国是好朋友,交往频繁 9.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大变革的时期,这一时期战争频繁,社会动荡,出现了中国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战役。下面所列举的战役中,发生于战国时期的有( ) ①长平之战 ②牧野之战 ③阪泉之战 ④桂陵之战 ⑤马陵之战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④⑤ D.①②④⑤ 10.年代尺有助于我们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诗中的秦王扫六合应该出现在下面年代尺的( ) 11.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在政治上,“秦,虽死犹存”是指( ) A.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B.焚书坑儒 C.修筑长城 D.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 12.《论语·先进》中记载:孔子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分别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以便取长补短,各自进步。这一故事能体现孔子的教育思想是( ) A.仁者爱人 B.不耻下问 C.学思结合 D.因材施教 13.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出自《史记》,陈胜的反抗精神跃然纸上。与这一事件有关的是( ) A.南凿灵渠,北筑长城 B.楚汉之争,战乱频繁 C.遇上大雨,戍守误期 D.国家分裂,经济凋敝 14.秦王朝统一天下后,“不亲其民,以暴力统治为主要手段”。下列措施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 A.焚书坑儒 B.统一车轨 C.设立太学 D.设立郡县 15.汉文帝时,大臣贾谊上书建议“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大臣晁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第12课 阿拉伯帝国 课件(2025-10-14)
第1课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统编版)(2025-10-15)
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 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统编版)(2025-10-15)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课件 (共23张PPT)—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统编版)(2025-10-15)
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 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统编版)(2025-10-15)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