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25—26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阶段性质量检测 道德与法治试题 (时间:35分钟 满分: 50分 卷面5分 )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书写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 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最主要的作用是( ) A. 限制人们的自由 B. 惩罚违法犯罪 C. 规范行为,保障权益,维护社会秩序 D. 增加政府权力 2.纪律、道德与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我们都要依法行使权力、履行义务 B. 法律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 C.道德与法律是基本的社会规则 D. 违法法律和违反纪律后果是一样的 3. 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应该( ) A. 忍气吞声,自认倒霉 B. 告诉家长或老师 C. 向有关部门反映 D. 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4.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力,督促其履行自己的职责,管理公共事务的是( ) A. 宪法 B. 刑法 C. 民法 D. 行政法 5. ( )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 A. 刑法 B.民法 C. 行政法 D. 教育法 6. ( )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体现。 A. 宪法 B. 法律 C. 纪律 D. 规则 7. 维护我们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的途径是( ) A. 私下协商 B. 打击报复 C. 诉诸法律来解决 D. 忍让妥协 8. 树立法律意识,对我们青少年来说意味着( ) A. 只要不违法,学不学法律没关系 B. 法律是成年人的事与我们无关 C. 既要学会依法保护自己的权益,也要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D. 学好法律就可以不受任何约束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错误的说明理由,判断1分,理由1分) 1. 法律只规定了我们的义务,没有规定我们的权利。( ) 在法律体系中,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地位是一样的。( ) 遵守学校纪律也是遵守规则的一种表现。( ) 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颁布的。( ) 尊重和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也是法治精神的要求。( ) 三、连线题(每题1分,共5分) 请将左边的法律名称与右边它所主要保护的内容用直线连接起来。 1. 《未成年人保护法》 A.调整劳动关系,保护劳动者权益 2. 《义务教育法》 B.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 3. 《道路交通安全法》 C.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4.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D.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 5. 《劳动法》 E.保护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中的合法权益 四、情境分析题(共9分) 小明的爸爸在一家建筑工地打工。辛苦工作一年后,老板却以各种理由拖欠他和其他几名工人的工资。小明的爸爸多次找老板协商,老板总是推脱。眼看就要过年了,爸爸的工友为了讨要工资,一怒之下把老板打伤了,使得矛盾更加激化。最终还是在法律援助机构的帮助下,要回了自己的工资。爸爸语重心长地对小明说:“法律的作用可真不小!” 1.爸爸的工友一怒之下打伤欠薪老板,请分析工友行为的对错并说明理由。(3分) 2. 爸爸语重心长地对小明说:“法律的作用可真不小!”请你结合课内学习谈谈法律的作用吧。(6分) 五、生活探究题(共10分) 2024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其宣传主题是“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庆云县各学校开展了“宪法晨读”、“宪法知识竞赛”等一系列宣传活动。某小学六年级(1)班的同学们在班会上讨论起来。小林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感觉离我们小学生很遥远。”小芳说:“不对,宪法规定了我们的基本权利,比如受教育的权利,这和我们息息相关。” 1.六年级(1)班的同学就“为什么要设立国家宪法日”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请结合你的学习经历谈谈这个问题吧?(3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