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11132

28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课件(共34张PPT)

日期:2025-11-20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43次 大小:281731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有的,纪念,鲁迅,有感,课件,34张
  • cover
(课件网) 28、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第1课时 第2课时 课堂思路 第1课时 第2课时 了解作者 臧克家(1905年10月8日-2004年2月5日),山东诸城人,笔名少全、何嘉。中国现代诗人、作家、编辑家,忠诚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同盟盟员。 预习课文 读懂全文,标好段落,标好课文部分。 1 2 3 4 5 6 7 正反派对比 正反派结果 字词游戏 读以下词语,不会读的就要表演才艺。 俯下 不朽 摔垮 品析课文 自读第1部分,讨论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并理解作者为什么要用这样的修辞手法。 对偶 我认为运用这个修辞手法,使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有整齐感。 我认为运用这个修辞手法使其情感更加浓重。 手法总结 同学们说的真好,让我们来总结一下。对偶的好处有:一、读起来朗朗上口;二、有强调感,使文章的感情更加浓烈。那既然对偶能强调作者的情感,我们不妨去细细品味一下作者的语言。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人死了,他还活着。 奇怪了。有人死了还会活着?!有人活着却死了?!老师,作者写的可真奇怪。 同学你,你理解错了。这里的“生”和“死”指的是精神上。“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恰巧说明了国民党反动派毫无人性的行为。而“有人死了,他还活着”说明了鲁迅和共产党员热爱祖国人民的伟大精神。他们的精神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 有的人却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视民牛马 毫无人性 关心民众 民主主义 PK 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情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骄傲自大 舍己为人 PK 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他活着是为了多数人更好的活。 胸怀狭窄 舍己为人 PK 第2课时 第一课时我们学习了第一部分,了解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反动派不同的性格。那他们不同的性格造就了他们哪样的结果呢?让我们继续深入课文,寻找答案。 预习课文 要求:读懂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了解作者的感情。 城南第五小学 暗喻 _____ _____ 手法评析 老师,什么是暗喻? 暗喻指的是表面上不正常的语言,实则有深层意思的一种手法。具有读起来有韵味,给人以无穷想象的作用。 为了证明暗喻的作用,我们运用文中的语言来体会。 品析课文 老师,乍一看,这句话好像跟革命没有关系呀。 同学,别急,我们先了解前两句话的意思。你想一想,这句话里面的“烂”字有何作用? 国民党反动派 鲁迅、共产党员 ____ ____ 骄傲自大 臭名昭著 舍己为人 千史留名 PK 我们是是用这样的方法来理解文章。 国民党反动派 鲁迅、共产党员 ____ ____ 骄傲自大 臭名昭著 舍己为人 千史留名 PK 我们按照这样的方式继续理解其他部分。 → → 心胸狭窄 招人唾弃 招人欢迎 舍己为人 → → 视民牛马 招人唾弃 招人欢迎 舍己为人 总结手法 思考: 整篇文章都运用了什么手法? 它有什么作用? 作者为什么要运用这种手法? 解决问题 问题1:整篇文章运用了什么手法?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 __ __ __ __ __ 语句结构相同 词语、句子出现重复 对偶 一、读起来朗朗上口; 二、有强调感,使文章的感情更加浓烈。 问题2:它有什么作用? 问题3:作者为什么要运用这种修辞手法?★ 提示:可以通过句式、感情等方面思考,来解决问题。 从句式方面来考虑: 从情感方面来体会: 强调性很大,它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这篇文章运用了这个手法后,我更能体会到作者强烈的感情。 主题概括 同学那听你这么说,你能告诉我作者者想要表达的感情是什么吗? 嗯,这个嘛… 我们可以通过朗读课文来理解。 读读课文 请同学们感情朗读课文。 主题概括 本文通过列举鲁迅和国民党反动派不同的做法和结果,深刻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毫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