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说课 结合实际说学情 02 突出主题说教法 04 总结归纳说板书 06 立足素养说教学目标 03 立足文本说教材 01 以生为本说教学过程 05 抽丝剥茧教学反思 07 说课要点 《金属的化学性质》是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课题2的内容,具体内容主要有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及置换反应的定义。教材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验事实出发,采用探究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亲自感受金属与氧气以及与酸等反应的不同来理解和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为学习酸、碱、盐打下良好的基础。 地位 作用 立足文本说教材 01 结合实际说学情 02 对于金属,学生并不陌生,物理性质也有一些认识,教学起点应定位于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设计有利于他们自主学习和创造的化学学习情境,让他们动手去实验、去观察、去透过表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并探索出规律来。 立足素养说教学目标 03 了解镁、铝、铁、铜等金属 与氧气反应的剧烈程度,通过实验或事实进行分析与归纳,初步了解一些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探究不同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知道什么是置换反应。 科学思维 生命观念 科学探究 社会责任 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实验现象的良好行为习惯、从细微实验现象差别分析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形成科学、严谨的治学精神。 1.知道镁、铝、铁、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反应的现象及化学方程式。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稀硫酸反应的现象及化学方程式。 3.了解置换反应的特点。 4.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体会科学探究的思想和方法,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说教学目标重难点 03 说教学目标重难点 03 重点 难点 探究金属与酸的反应 1.知道镁、铝、铁、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反应的现象及化学方程式。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稀硫酸反应的现象及化学方程式。 本课题坚持“教与学、知识与能力统一”的原则,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采用实验探究、小组合作、归纳总结、讲练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努力做到教法与学法的最优组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突出主题说教法 03 以生为本说教学过程 05 教学设计 4.达标检测 反思目标 1.创设情景 明确目标 2.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 3.梳理总结 内化目标 5.布置作业 巩固目标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1.常温下能与氧气发生反应的金属 镁(Mg)和铝(Al)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对应的氧化物 4Al + 3O2 2 Al2O3 2Mg + O2 2 MgO 为什么铝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呢 铝的熔点:660℃ 氧化铝的熔点:2050℃ 2.高温条件下(加热)能与氧气发生的金属 铁、铜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发生氧气,但是在加热的条件却可以与氧气发生反应。 铁如果在潮湿的空气中可以与氧气在常温下发生反应 3.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发生反应的金属 金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即使是高温条件下,也不与氧气发生反应 “真金不怕火炼” 总结 通过金属与氧气反应条件的难易程度,我们可以大致判断出以上几种金属化学性质的强弱 Mg、Al>Fe、Cu>Au 那么其他金属的活泼性如何比较呢?镁和铝的活泼性孰强孰弱呢 黄金饰品中的假货常常鱼目混珠,社会上有些不法分子时常以黄铜冒充黄金进行诈骗活动.因为黄铜(铜、锌合金)单纯从颜色、外形上看,与黄金极为相似,所以很难区分,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鉴别真假黄金呢? 总结归纳说板书 06 本节课的板书主要围绕着金属的化学性质展开,通过对金属化学性质的要点知识板演,让学生更加清晰直观的掌握本节知识。 抽丝剥茧说教学反思 07 1.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目标具体、明确,符合课程标准、教材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