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古人谈读书 分层练习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 1.“三到之中,心到最急。”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解释( ) A.要紧,重要 B.着急 C.急切 2.根据课文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渔歌子》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张志和。 B.《忆读书》的作者是著名作家冰心。 C.《观书有感》的作者是宋代理学家朱熹。 D.《长相思》的作者是明代诗人纳兰性德。 3.“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下列解释与之不符的一项是( ) A.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口自然也就到了。 B.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会不到吗? C.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口可能很快就会到了。 D.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口怎么会不到呢? 4.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你才能真正懂得读书,学会读书。 ②读教科书,在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中,当然是必需的。 ③所谓读书,不只是读教科书。 ④这是求知的阶梯,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段路程。 ⑤但是,只有超越了读教科书阶段,把读书变成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上的需求。 A.③②⑤④① B.③②④⑤① C.③④②⑤① 5.综合实践。 我们在向别人推荐一本书时,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推荐的时候,要介绍这本书的书名、作者、-出卷网-等基本信息。重点介绍推荐这本书的理由,如,内容新奇有趣,语言优美生动,情节曲折离奇,人物个性鲜明,思想给人启迪…… B.重点介绍书的价格。 C.推荐理由可以只说一点,也可以说几点。 D.把重要的理由说具体。可以结合书中相关的情节、人物、对话或插图等来说明你的理由,可以转述和摘录书中的精彩片段,还可以引用别人对这本书的评价。 第二部分 基础知识综合 二、填空题 6.按查字典要求完成练习。 举: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 ),再查( )画。 “举”的字义有:①向上抬 ,向上托;②提出;③推选,推荐;④全。下面词语中的“举”字应选哪种解释?(只填序号) 推举( ) 举国上下( ) 举例( ) 举目四望( ) 7.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词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敏: 好: 耻: (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识: 厌: 诲: (3)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急: (4)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 断: 下流: 第三部分:综合性学习 三、语言表达 8. 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 (1)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2)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 9. 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1).这句话的意思是: (2).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说明 。 (3).把这句话改成陈述句: 。 第四部分 阅读理解 10.类文阅读,完成练习。 读书再读书 ①关于读书,让人高兴的是今天我们读的书,明天就会变成宝贵的财富,但当我们长大成人,总会懊悔自己读得太少。 ②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喜欢读书?因为: ③读书使我们视野开阔。我没有去过非洲,没有到过南极大陆,但我却领略过非洲大陆的美丽风情,陶醉于南极洲的圣洁天地,这是因为读书让我身临其境。 ④读书使我们情趣高雅。初春,当我在晨光中吟诵泰戈尔的《金色花》:“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风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我感觉有花朵正悄悄地在我心中开放,并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