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2026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 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 考点一 化学平衡常数与平衡转化率的计算 1. 三个关系 (1)对于同一反应物,起始量-转化量=平衡量。 (2)对于同一生成物,起始量+转化量=平衡量。 (3)各转化量之比等于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2. 一个模式———三段式 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令A、B起始物质 的量浓度分别为a mol·L-1、b mol·L-1,达到平衡后消耗A的物质的量浓度 为mx mol·L-1,列三段式如下: mA(g)+nB(g) pC(g)+qD(g) c始/(mol·L-1) a b 0 0 c转/(mol·L-1) mx nx px qx c平/(mol·L-1)a-mx b-nx px qx K= 3. 四个计算公式 (1)反应物的转化率= ×100%= ×100%。 (2)生成物的产率:实际产量占理论产量的百分数。一般来讲,转化率 越高,原料利用率越高,产率越高。产率= ×100%。 (3)平衡混合物中某组分的百分含量= ×100%。 (4)某气体组分的体积分数= ×100%。 4. 一个高频考点———压强平衡常数(Kp) (1)含义:在化学平衡体系中,用各气体物质的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 的平衡常数叫压强平衡常数。 (2)分压计算公式:某气体的分压=气体总压强×该气体的体积分数 (或物质的量分数)。 (3)压强平衡常数计算公式。例如,N2(g)+3H2(g) 2NH3(g), 压强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p= 。 一 化学平衡常数与转化率的相关计算 1. 在25 ℃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 表所示: 物质 X Y Z 初始浓度/(mol·L-1) 0.1 0.2 0 平衡浓度/(mol·L-1) 0.05 0.05 0.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C. 反应达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 D. 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 解析: 转化浓度:X为0.05 mol·L-1,Y为0.15 mol·L-1,Z为0.1 mol·L -1,所以该反应可以表示为X(g)+3Y(g) 2Z(g)。三种物质都是 气体,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正反应方向移动,但是平衡常数 只和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也不变,A错误;该反应可表示为X+ 3Y 2Z,平衡常数:K= = =1 600,B正确;平 衡时,X的转化率为 ×100%=50%,C正确;改变温度可以改 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D正确。 二 压强平衡常数及其相关计算 2. 对于气相反应,用某组分B的平衡压强p(B)代替物质的量浓度c(B)也可表示平衡常数(记作Kp)。已知反应CH4(g)+2H2O(g) CO2(g)+4H2(g),在t ℃时的平衡常数Kp=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升高温度,若Kp增大,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C. 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后,增大压强,平衡向左移动,Kp增大 √ 解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Kp= ,A正确; 升高温度,若Kp增大,正反应为吸热反应,B错误;平衡常数只与温度 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故增大压强时Kp不变,C错误;当化学方程式 中的系数变为原来的一半时,平衡常数应为原平衡常数的 次方,即Kp = ,D错误。 3. 已知:C2H6(g) C2H4(g)+H2(g)。容器中通入等物质的量的乙 烷和氢气,在等压下(p)发生上述反应,乙烷的平衡转化率为α。反应的 平衡常数Kp= (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p 解析:设起始时C2H6和H2的物质的量均为1 mol,列出三段式: 平衡时C2H6、C2H4和H2对应的分压分别为 p、 p和 p,则该反应 的平衡常数Kp= = = p。 Kp的计算流程 考点二 原子守恒法在多平衡体系计算中的应用 原子守恒法计算平衡常数的基本思路 以CO2、H2为原料合成CH3OH涉及的主要反应如下: Ⅰ.CO2(g)+3H2(g) CH3OH(g)+H2O(g) ΔH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