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CLICK HERE TO ADD A TITLE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第五单元 CLICK HERE TO ADD A TITLE 目录 CONTENTS 说内容 01 说学情 02 说模式 03 说设计 04 说板书 05 说评价 06 说反思 07 一、说内容 4.2.2 知道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本质。 4.4 学习化学家的创新精神。 (1)能选取实验证据说明质量守恒定律,并阐释其微观本质。 (2)能基于守恒关系推断化学反应的相关信息。 2.课标中的学业要求 (一)课标要求 1.课标中的内容要求 一、说内容 (1)能依据质量守恒定律结合真实情境中物质的转化进行简单计算。 (2)能依据物质变化特征、元素守恒预测判断物质转化的产物。 3.课标中的学业质量要求 (一)课标要求 一、说内容 人教版将质量守恒定律编排在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这是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在此之前,学生学习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分子和原子的初步知识,对化学反应中物质发生了质的变化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本节课的教学将引领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开始了从“质”到“量”的过渡,也为之后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书写和计算构建了理论铺垫,由此看来,本节课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化学规律,它为今后化学的学习提供了科学研究方法和实验理论依据。本课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层层深入,通过比较、分析、建模,不断揭示矛盾、发现规律、解决问题。 (二)教材分析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教材特点以及九年级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本节课我确定以下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从宏观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并认识化学反应。 3.通过“氢气燃烧”实验微观模型,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角度认识化学变化。 4.形成严谨探索的科学态度,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三)学习目标的确定 化学观念 科学思维 科学探究与实践 科学态度与责任 一、说内容 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的认识是一个较长的认知过程,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也有必要随着化学活动经验的加深而逐步得到发展,因此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及运用。难点为怎样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实质上去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四)教学重难点 二、说学情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培养和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才能有的放矢。 已有基础:此内容之前学生已学习元素符号、化学式的意义和分子、原子的初步认识,这些内容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起到了铺垫和支持的作用。 障碍点:学生已尝试过探究实验,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但实验思维不够严谨,缺乏对于探究实验的整体规划能力。 发展需求:对物质的性质、结构、转化、应用进行有效关联。通过合作实验收集证据,基于事实分析论证和假设的关系,形成正确结论,并能与他人交流和评价探究过程及结果。 三、说模式 模式 本课题引导学生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初步认识化学反应中的定量关系。教学时,学生学习以化学实验的定量研究方法为过程性体验,以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质量守恒定律为学习方式。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以及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和解释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变化关系为评价目标,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涵。基于原子、分子层面的微观模型,通过宏观、微观双重表征手段,分析化学变化,阐释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本质,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思路设计 本课例基于 “宏微结合 ”的思维视角 ,设计环环相扣的一系列活动 ,激发学生积极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