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1357

12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教学设计 (1)

日期:2025-10-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5次 大小:115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事物,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设计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2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借助品读、圈画,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议论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语言的严密性。 2、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学情分析 这是一篇思路严谨且极具鼓动性的议论文,观点鲜明,结构严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比较清晰,针对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对议论文的知识术语应点到为止,不宜过分深入。教学中可注意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要求学生寻找表明作者观点和态度的语句”是议论文学习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通过穿插解数学题、寻找创新故事等环节,可让学生感兴趣,更以此来激活学生的思维,以期触摸到一点本文的精髓———点燃学生创新的欲望,塑造学生创新的精神。21cnjy.com 3重点难点 重点:在初步朗读的基础上,借助圈划、品读等方法,要求学生找到“表明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的语句。理清“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论题与如何具备创造性思维、创造力之间的关系。21·cn·jy·com 难点:通过穿插解数学题目、讲创新故事等环节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 展示一道数学多解题,请学生思考。 活动2【活动】学生活动 学生踊跃解题,鼓励学生多角度解题。 活动3【讲授】教师小结 由此可见,事物的正确答案并不是唯一的。恰如苏轼有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是为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活动4【活动】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1、 请同学自由朗读课文,同时用笔在书上圈划出“表明作者观点和态度”的语句。 活动5【活动】学生活动 1、 请同学自由朗读课文,同时用笔在书上圈划出“表明作者观点和态度”的语句。 活动6【讲授】教师活动 2、 思考:本文论述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活动7【活动】学生活动 2、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确立创造性思维方式(有赖于创造性思维)→拥有创造性思维必需的要素→要坚信人人都有创造力(创造性人才必备的条件) 活动8【讲授】再读文本,品味议论文论证的严密性 1、作者在本文开头设置了一个有趣的问题,这是为了告诉我们什么观点? 活动9【活动】学生活动 1、 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活动10【讲授】教师活动 2、事物的正确答案为什么不止一个? 活动11【活动】学生活动 2、 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的 活动12【讲授】教师活动 3、为什么要确立“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阐明这一事理的? 活动13【活动】学生活动 3、学生阅读文本,圈画思考、交流回答 活动14【讲授】教师活动 4、为什么要确立“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阐明这一事理的? 活动15【活动】学生活动 4、(1)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2)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3)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活动16【讲授】教师活动 5、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活动17【活动】学生活动 5、关键要做到三点:一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二是“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三是“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活动18【讲授】教师活动 6、在找到最终结论的过程中,哪些段落给了你提示?这些段落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活动19【活动】学生活动 6、第4、6、9、12小节。其中4、9是过渡段,6、12是作者的观点。 活动20【讲授】教师活动 教师小结: 论证中心: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创造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