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1379

19 血染的丰碑 课件+教案

日期:2025-10-2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6次 大小:65974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血染,丰碑,课件,教案
    19 血染的丰碑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学习通过任务刻画和场面描写来突出主题的表现手法。 2、理解本文的历史的真实性和文学性相结合的特点,崇尚将士们英勇不屈的抗敌精神。 2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160多年前的中国历史,对鸦片战争中的中国历史理解不是很深,对战争缺少更多的感受。所以理解本文要 让学生更多的理解历史背景,理解我国军民是怎样英勇抗击侵略者。 3重点难点 1、重点是阅读圈划文中人物刻画和场面描写的语句,分析其对课文中心的表达作用。 2、难点是理解历史真实性与文学性的结合特点,感悟军民英勇不屈的抗敌精神,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血染的丰碑 教师说:列宁曾经说过“忘记过去,就以为着背叛”,我们都或多或多或少学过一点中国历史,最让我们感到耻辱的哪段历史?学生一定会说是中国的近代史,说起这一百多年的历史,大家都不能不了解鸦片战争,今天我们就要通过这篇《血染的丰碑》来学习了解我们的祖先是如何抗击侵略者的。 活动2【活动】血染的丰碑 学生交流课前自读课文的成果,通过对课文中的字音、词义的理解 耸峙 饷给 扼守 麾下 同仇敌忾 响遏行云 交流学生对课文的层次理解内容。 第一(1-3节)交代竹山门的地理位置和曾经发生过的历史事件。 第二(4-15节)具体叙说以葛云飞卫指挥的第二次定海战役的经过。 第三(16节)歌颂葛云飞及将士们英勇报国的精神。 (培养学生课前自习的习惯,课堂检查有助于学生对字词的理解、巩固。提升学生阅读中分析理解能力。 再读课文,把握中心。 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堂上小组学习圈划、批注。并提出一些问题: 1、为什么作者开头说“竹山门是我国抗击侵略者的一座血染的大门”? 2、课文是怎样描写葛云飞等将士们“血染”竹山门场面的? 3、怎样感悟课文结尾“竹山门啊,你是耸立在我国近代史上一座血染的丰碑!”的作者情感? 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教师在学生交流过程中可适当补充人物或历史事件,来帮助学生更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 学生活动,先研读课文,对关键的句段进行圈划、分析、批注。 相互交流理解:1、竹山门耸峙在我国浙江舟山的定海城南,是祖国的东方的海上大门,在 鸦片战争中,这里曾经发生过一场敌我双方交火时间最长,伤亡最惨重,最为激烈的战斗,5千多名清军将士全部血战而亡。 2、如“城头“龙旗猎猎”的场面描写;“声震海山”的阵前盟誓;还有战斗中对葛云飞壮烈牺牲时的语言动作外貌和神态等细节的描写。无不展现了将士们英勇杀敌的豪气和血染竹山门的无畏气概场面。 3、竹山门埋葬了5千多名将士为国捐躯的英魂,是为国近代史上抗击英国侵略者的历史丰碑,表达了作者对英烈们无比颂扬、自豪之情。同时 “血染的丰碑”告诫后人,学会对血腥的历史的清醒的反思,更加珍惜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质疑探究 我们在课前查资料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现课文选材于历史,又不完全是实录于历史,请学生找找自己发现的有关语句,说说作者我说你这样写?先讨论后交流 学生在质疑中理解到有较多的地方历史与文学的差异。分别给予批注点评。(让学生自己体会交流,老师做好引导工作,帮助学生理解散文的文学特点:为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为表达主题的需要,对历史事实作一点“适当的”加工“是自然合理的,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活动3【作业】血染的丰碑 课堂作业: 仿写练习,请学生们根据课文内容和查找到的资料仿写《郑国鸿碑记》用300字左右为本文的葛云飞写个碑记《葛云飞碑记》 课件11张PPT。血染的丰碑 汪浙成定海保卫战鸦片战争期间,英国政府贪 婪的目光瞄准了中国美丽富 饶的舟山群岛。1840年7月 上旬,英国侵略军曾一度占 领定海,后被迫退出,但野心未死。1841年9月26日, 英军集结29艘战舰4000余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