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1454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16课《山米与白鹤》教案

日期:2025-10-2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7次 大小:1330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文版,八年级,上册,单元,16课,山米与白鹤
  • cover
16.山米与白鹤 【学习目标】 1.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结构,概括各部分的内容。 2.能体会文中细腻的心理描写的表达效果。 3.体会“爱不仅使人与人相互理解,相互体贴,甚至也能使人与动物、与大自然相互沟通”的道理。 【学习重难点】 1.能体会文中细腻的心理描写的表达效果。(重点) 2.体会“爱不仅使人与人相互理解,相互体贴,甚至也能使人与动物、与大自然相互沟通”的道理。(难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我们常常说“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其实,爱不仅使人与人相互理解,相互体贴,甚至也能使人与动物、与大自然相互沟通。美国儿童文学作家贝特西·贝尔斯的《山米与白鹤》“不以曲折惊险的情节取胜,而以深沉动人的至情见长”,这一作品正是阐述了这一主题。现在,我们就来看一看文中两位人物的感情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吧! 二、自主预习 1.朗读课文,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 瞥(piē)    尴尬(gān gà)   了如指掌(liǎo) 诅咒(zǔ zhòu) 倔强(jué jiàng) 无动于衷(zhōng) 豢养(huàn) 阿谀(ē yú) 咄咄逼人(duō) 2.理解词义。 尴尬: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老态龙钟: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灵便的样子。 了如指掌:形容对情况了解得非常清楚。 风范:风度。 鬼使神差:好像鬼神在暗中指使。比喻不由自主地做出某种意想不到的事。 诅咒:咒骂。 倔强:(性情)刚强不屈。 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3.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1)本文讲述了一个关于什么的故事? 明确:关于“爱”的故事。 (2)阅读全文,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 明确: 第一部分(1-3自然段)故事的开端:中心事件“出逃”。 第二部分(4-11自然段)故事的发展:中心事件“捉鹤”。 第三部分(12-23自然段)故事的高潮:中心事件“喂鹤”。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1.你能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吗? 明确:这篇小说生动细腻地描写了山米在外祖父的感化下,情感世界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的一段经历,告诉人们:爱不仅使人与人相互理解,相互体贴,甚至也能使人与动物、人与大自然相互沟通。 2、角色朗读(提示学生读的时候应注意相应的语气) 甲(山米):读出儿童的天真、狡黠。 乙(外祖父):读出老人衰老的语气。 丙(旁白):声音洪亮,咬字清楚。 (二)文本探究 1.阅读课文,看看山米和外祖父在一起的时间里,他的情感世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明确:山米并不在意白鹤的死活,甚至盼望它死掉,还用石头砸它,遭到外祖父的怒斥。后来逐渐缓和了与外祖父的对立情绪,帮助外祖父抓到了鹤。返回途中,外祖父细述养鸟的感受,引起了山米的共鸣。这是山米情感发生变化的开始。他开始理解外祖父,也开始喜欢起白鹤来,将受伤的白鹤带回家后,外祖父精心地照顾它,向山米讲述生命的可贵,使山米的思想受到触动,开始理解外祖父并真正喜欢和关心起白鹤来。第二天,他和外祖父一起帮助白鹤捕食,在这期间,他更加理解外祖父,渴望能得到外祖父的谅解,他深深地爱上了外祖父。至此,山米的人生完成了一次飞跃。 2.在文中找出作者对人物心理描写的语句,试分析其作用。 提示:心理描写是小说中刻画人物的一种方法,通过心理描写,透视人物的心灵世界,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 明确:示例: ① 这是世上最落伍的诡计,把你骗过去,再突然从什么地方跳出来,一把抓住你。 明确:显示出山米对外祖父的不信任以及儿童的狡黠。 ② 山米有些犹豫不决,最后还是小心地朝外祖父那边靠去,他想,无论如何他总是能逃脱的。 明确:显示出山米强烈的好奇心。 ③“鹤!”外祖父回答。山米顿时惊奇得说不出话来,但他很快舔了舔嘴唇,作出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 明确:山米的抵触情绪并未消除,表现出儿童的天真、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