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1476

5 给女儿的信 教学设计 (1)

日期:2025-10-2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7次 大小:1063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女儿,教学设计
  • cover
5 给女儿的信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整体把握文章意思,品味含义深刻的语句。 2、体会运用小故事阐述道理的这一写法的好处。 3、了解爱情的特质,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2学情分析 本节课授课对象是九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进入青春期,处在成长发育阶段,对爱情这样的话题比较敏感,也很感兴趣。作为老师,让他们正确地认识这种情感是责无旁贷的。在尊重这种感情的同时更应不失时机地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人生观。 3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运用小故事阐述道理这一写法的好处。 难点:品味含义深刻的语句,了解爱情的特质,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4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听故事,出示课题 介绍作者:苏霍姆林斯基 二、阅读文章,整体感知: 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课文由哪两个部分构成的?请概括回答。 2、苏霍姆林斯基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向女儿阐述爱情的真谛的? 三、研读赏析,探究质疑 1、围绕课文第5—23段,请同学复述文中的故事。 2、找出课文有关描写上帝三次来到人间视察男女两人生活的语句,完成下面表格。 看到的景象 看到的眼神 具体指的事物 上帝的态度 第一次 (一年后) 第二次 (五十年后) 第三次 (三年后) 3、探讨的问题: (1)在祖母讲述的童话故事中,有一个细节(对眼神的描写),为什么要写眼神? (2)上帝为什么很恼火? (3)上帝第二次来了,看到的景象与前一次发生怎样的变化? (4)上帝为何要到五十年后才来? (5)发挥想象,50年中老夫妻经历了什么? (6)上帝用生老病死考验爱情,考验这对老夫妇,当老婆婆死了之后,他们的爱情消失了吗? (7)上帝没有继续发怒而是深深地思索着走了,他又思索了什么? (8)这三者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作者为什么要把他们放在一起来解释爱情呢?这揭示了怎样的爱情内涵?(分小组交流讨论)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四、品味语言 1.然而只有当你是一个明智的人时,你才是幸福的。 2.从此以后,人就成了地球上的上帝。 五、拓展延伸: 1、你认为什么是爱情? 2、听歌曲《最浪漫的事》 六、作业: 如果你身边的一个好朋友出现了早恋的迹象,你能把自己设想为老师、家长、他的朋友三者中的任何一个,写出一段富有哲理的话,对他(她)进行规劝吗?21教育网 板书设计: 给女儿的信 苏霍姆林斯基 爱 情 忠 诚 心头的记忆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