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411507

23 差不多先生传 教学设计 (4)

日期:2024-05-1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4次 大小:1121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差不多,先生,教学设计
  • cover
23 差不多先生传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概述五件事例,理清文章脉络,抓住人物性格特征。 2.品味语句,理解作品对国人马虎、不思进取的行事态度的讽刺艺术和现实意义。21cnjy.com 2学情分析 学生基本掌握了阅读小说的方法,能较为准确的概括事件和分析人物的特点,但是对作者和其写作此文的时代背景不了解,可能产生以今度古的思维偏差。2·1·c·n·j·y 3重点难点 研读文章内容,品味语言,理解作品对国人马虎、不思进取的行事态度的讽刺和现实意义。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 “传”是一种怎样的文体 活动2【活动】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引导学生概述五件事例,理清文章脉络。 明确:1.买错糖———颜色不分2.答错题———东西不管3.写错字———多少不清4.误了车———早晚不分5.寻错医———人畜不分死活不明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五个事例按照年龄、严重性由小及大的顺序排列(周围人从批评、指责到也受“差不多”行为的影响),表现学习、工作和生活各个方面的马虎特点。21教育网 活动3【活动】三、研读文本 ,深入探究 差不多先生死去这样的结果能不能避免? 明确: 差不多先生必然是死———自身,马虎、敷衍了事、不思进取;周围的人,懒惰、不认真。 差不多先生必须是死———唤醒国人以此为戒,不可马虎、懒惰。 活动4【活动】四、体会讽刺手法,揣摩文章主旨  问题:后人是否以他为鉴呢?(品读文章前三节和最后一节,强化理解文章主旨中心)。 明确:以“反讽”唤醒国人,革除陋习。作者警醒世人,差不多先生因为不认真而死了,如果人人都犯了凡事差不多就行的毛病,则会亡国。 拓展:“唉!我想起这苟且二字,在我们中国真可以算得一场大瘟疫了。这一场瘟疫,不打紧,简直把我们祖国数千年来的文明,数千年来的民族精神,都被这两个字瘟死了。唉!好不伤心呵!……”(《苟且》)【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活动5【活动】五、走近作者,品文知人 胡适(1891.12.17—1962.2.24),汉族,安徽绩溪人。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改良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胡适是第一位提倡白话文、新诗的学者,致力于推翻二千多年的文言文,与陈独秀同为五四运动的轴心人物,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21·cn·jy·com “这是胡适先生的墓,生于中华民国纪元前二十一年,卒于中华民国五十一年。这个为学术和文化的进步,为思想和言论的自由,为民族的尊荣,为人类的幸福而苦心焦思,敝精劳神以致身死的人,现在在这里安息了!我们相信形骸终要化灭,陵谷也会变易,但现在墓中这位哲人所给予世界的光明,将永远存在。”(毛子水先生为他题写了《墓志铭》) 活动6【讲授】六、课堂小结 明确:今天我们学习了胡适先生的《差不多先生传》,探究了作品的时代意义,也品味到了这篇文章幽默的语言艺术,启发了我们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思考,很有收获。 活动7【作业】七、布置作业 表达:请学生反思在自己学习、生活中是否也存在某种陋习和口头禅,比如:“知道了”、“太倒霉了”等,据本文仿写《知道了先生传》、《太倒霉了先生传》等。要求:1、抓住人物性格特征和典型事件。2、尝试运用夸张、反语来增加语言的讽刺效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