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5.认识感觉器官 粤教粤科版2024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3 拓展 迁移 2 探究 实践 1 情境 问题 4 巩固 练习 目录 核心素养 科学观念: 1.准确识别眼、耳、鼻、舌、皮肤等感觉器官,明确其各自的功能(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 温度觉 )。 2.理解感觉器官是人类感知世界的 “窗口”,初步认识不同器官的协同作用。 科学思维: 1.通过观察、体验和对比,归纳感觉器官的功能特点,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2.能从生活现象中提炼科学问题(如 “为什么捏鼻后尝不出味道?” ),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 探究实践: 1.学会用 观察法、体验法 探究感觉器官的功能,规范记录实验现象和感受。 2.能独立设计简单的对比实验(如 “捏鼻 vs 不捏鼻尝味道” ),验证猜想。 态度责任: 1树立 爱护感觉器官 的意识,养成保护眼、耳、鼻等器官的良好习惯。 2.体会感觉器官对生活的重要性,激发探索人体奥秘的兴趣。 01 情境·问题 早上吃面包时,怎么知道面包是黄色的?咬一口怎么判断是甜的?” “走路时,怎么知道脚下是草地还是石头? 活动一:认识 “眼”——— 视觉的秘密 02 探究·实践 实验步骤: ①学生闭眼,教师举卡片在前方 30 厘米处 ②喊 “睁眼!” 后,学生快速观察并说出颜色、形状 ③重复 3 次,更换不同卡片,记录回答正确率 注意事项: 避免阳光直射卡片(防止反光看不清 ); 观察时间不宜过长(保护眼睛 )。 活动二:认识 “耳”——— 听觉的奥秘 02 探究·实践 闭上眼睛听———你辨别出什么声音 听一听 温馨提示 声音音量适中(≤60 分贝,避免损伤听力 ); 可让学生捂住耳朵,感受 “听不见” 的体验,加深理解。 活动三:认识 “鼻”——— 嗅觉的魔法 02 探究·实践 实验步骤: ①学生捏住鼻子,教师打开 1 号瓶瓶盖,让学生靠近瓶口(不接触,距离 5cm),问 “闻到气味了吗?” ②学生松开手,自然呼吸,再问 “现在闻到了什么?” ③更换 2、3 号瓶,重复实验 活动四:认识 “舌”——— 味觉的探索 02 探究·实践 实验步骤: ①学生先喝少量清水漱口 ②用吸管蘸取 1 号杯液体(仅蘸取尖端,标 “少量蘸取”),尝后说出味道; ③再次漱口,更换 2、3 号杯,重复实验 活动五:认识 “皮肤”——— 触觉与温度觉 02 探究·实践 实验步骤: ①学生闭眼,用食指触碰两个水杯外壁,说出温度差异 ②教师用软毛刷轻刷学生手背,用硬卡片轻划学生手心,学生说出触感差异 讨论与发现———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02 探究·小结 当我们有目的地运用感官获取信息时,就是在观察 我们用眼睛、耳朵、鼻子、舌头、皮肤这些感官来观察周围的事物。 02 探究·实践 感觉器官 功能 生活例子 眼 看(颜色、形状) 识别红绿灯 耳 听(声音) 听老师讲课 鼻 闻(气味) 辨别花香 舌 尝(味道) 吃糖果觉甜 皮肤 摸(温度、触感) 摸冰块觉凉 感觉器官功能表 拓展活动:如何保护感觉器官 03 拓展·迁移 一、选择 1.感受花朵颜色用( ),闻花朵香气用( ),摸花朵软硬用( ) 。 A. 眼睛 B. 鼻子 C. 皮肤 D. 舌头 2.下列属于耳朵功能的是( ) A. 看动画 B. 听故事 C. 尝糖果 D. 闻花香 3.能区分温水和凉水,主要依靠( ) A. 眼睛 B. 耳朵 C. 皮肤 D. 鼻子 04 巩固·练习 A B C B C 二、填空 1.我们身体有专门用来感受事物的 ,常见的有眼、耳、鼻、舌、皮肤等。 2.眼睛可以让我们感受事物的 、 等;耳朵能帮我们感知声音 。 3.鼻子主要用来辨别事物的 ;舌头能尝出食物的 ,比如甜、酸、苦、辣。 4.皮肤作为感觉器官,能让我们感受到事物的 、 、 等。 04 巩固·练习 感觉器官 气味 味道 冷热 软硬 疼痛 颜色 形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