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76张PPT。中国近代史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艰难起步第一节洋 务 运 动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目的:“师夷长技以自强”,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和练兵方法,建设近代化国防中央以恭亲王奕訢为代表曾国藩 李鸿章左宗棠 张之洞前期口号———自强” 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和练兵方法,建设近代化国防。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设立江南制造总局。1866年,左宗棠成立福州船政局。北洋水师———定远 “舰后期口号———求富” 兴办一批民用工业,以满足大量的军费开支。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汉阳铁厂洋务运动的性质 一场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中国洋务运动、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相同点:1.时代相同:都发生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背景相同:都是封建国家面临统治危机,走向近代化的改革; 3.目的相同:都是要摆脱危机,实现富国强兵; 4.方式相同: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5.内容部分相同:都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中国洋务运动、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不同点:1.性质上:中国是地主阶级改革,日本和俄国是资产阶级改革; 2.内容上:中国仅仅单纯地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军事技术,而日俄两国发展了资本主义; 3.结果上:中国的洋务运动宣告失败,没能走上富强之路,日本和俄国则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第二节戊 戌 变 法康 有 为梁 启 超1895年“公车上书”运动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发布“明定国是”诏书,维新变法运动正式开始,史称“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是中华民族在面临更为严重的民族危机时,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探索救国之路的伟大努力。 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维新变法运动失败。瀛 台戊戌六君子——— 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 在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中,戊戌变法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事件,它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中国的政治思想传统之外,也推动了近代文化与教育的发展,同时为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起了良好的思想启蒙。 戊戌变法的失败说明资产阶级的改良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教训)对戊戌变法的评价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的相同点1.性质上: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2.目的上:都要求摆脱危机,发展资本主义。从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中得到的启示1.要抛弃落后,学习先进,改革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2.改革要结合国情,立足现实; 3.改革既要勇于探索创新,也要遵循客观规律; 4.改革要争取最广泛民众的支持,举国通力合作。中外历次改革所带来的启示1.改革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2.要符合国情和历史发展的潮流,抓住问题的实质和关键; 3.既要抓住时机,又不急于求成,要注意政治、经济、思想的协调发展与和谐发展。决定改革成败的因素 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和遵循历史发展的规律,取决于改革和反对改革势力之间的力量对比、政治地位与权力的高低强弱,以及改革者策略方针是否得当。第三节辛 亥 革 命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了中国近代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 1905年,在日本东京,中国同盟会成立,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同盟会革命纲领》民族 民权 民生三民主义湖北军政府成立湖北军政府旧址1911年12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宣布退位,清朝统治宣告结束。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中华民族在20世纪走过了一条漫长而又曲折的道路,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辛亥革命是第一次巨变。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艰难起步进程中的重要环节,以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