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部编版 小学语文 五年级上册 上节课我们读了《牛郎织女》这个故事的前半部分,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请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把本课不理解的生字词画出来,尝试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它们的意思。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部分课文讲了些什么。 初读课文 1、用上一单元学到的阅读方法,尽可能快地默读课文,了解牛郎织女故事的结局。 2、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3、思考: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分别讲了什么? 4、联系上一篇课文,说说如果给《牛郎织女》绘制连环画,你打算画哪些内容,每幅图画配什么文字。 我会认 俭 皇 偎 衰 珊 瑚 礁 筐 拗 jiǎn huáng shuāi wēi jiāo shān kuāng hú niù 词语解释 【富丽堂皇】:形容场面、建筑或陈设等宏伟华丽、气势盛大。 【衰老】:年老精力衰弱。 【败坏】:损害;破坏(名誉、风气等)。 【门风】: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 【珊瑚礁】:主要由珊瑚堆积成的礁石。 【拗不过】:无法改变(别人的坚决的意见)。 【男耕女织】:男的种田,女的织布。指全家分工劳动。 【怒气冲冲】:形容满脸的怒气,异常激动。 【暴跳如雷】:急怒叫跳,像打雷一样猛烈。形容又急又怒,大发脾气的样子。 【心急如焚】:心里像着了火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感知大意 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先写牛郎织女勤劳持家,日子过得挺美满,老牛死后留下牛皮,告诉他有困难急需的时候用上它; 接着写王母娘娘反对,亲自去抓回织女,牛郎披上牛皮带着孩子奋力追赶,王母用天河隔开他们; 最后写王母娘娘允许牛郎和织女一年见一次,喜鹊就来搭桥,让他们相会。 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感知大意 1 2 3 4 5 6 7 8 // 第一部分 // 第二部分 // 第三部分 感知大意 这几个部分分别描写了什么?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讲由于织女的极力抗争,终于得到王母娘娘的允许,每年七月七日与牛郎在鹊桥相会。 讲了牛郎织女婚后自由、幸福的生活,同时交代了老牛的死和临终嘱托,为下文牛郎披牛皮飞上天空埋下了伏笔。 讲述了王母娘娘无情地把织女抓走,并划一道天河将两人隔开。 1~2自然段 3~5自然段 6~8自然段 感知大意 说说如果给《牛郎织女》绘制连环画,你打算画哪些内容,每幅图画配什么文字。 牛郎身世凄苦 牛郎用心照看老牛 牛郎得到老牛相助,喜结良缘 男耕女织,幸福生活 织女被抓,天河两隔 初心不改,七夕相会 从此牛郎在地里耕种,织女在家里纺织。有时候,织女也帮助牛郎干些地里的活。两个人勤劳节俭,日子过得挺美满。转眼间两三个年头过去了,他们生了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到孩子能说话的时候,晚上得空,织女就指着星星,给孩子们讲些天上的故事。天上虽然富丽堂皇,可是没有自由,她不喜欢。她喜欢人间的生活:跟牛郎一块儿干活,她喜欢;逗着兄妹俩玩,她喜欢;看门前小溪的水活泼地流过去,她喜欢;听晓风晚风轻轻地吹过树林,她喜欢。两个孩子听她这么说,就偎在她怀里,叫一声“娘”,回过头来又叫一声“爹”。她乐极了,可是有时候也发愁。愁什么呢 她没告诉牛郎。她是怕外祖母知道她在这儿会来找她。 深入研究 排比:写出了织女对人间生活的喜爱,这与她在天上缺乏自由的生活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写织女怕外祖母来找她,为下文王母娘娘抓走织女埋下伏笔。 这句话反映织女———劳动人民心目中的一个美丽善良的姑娘的思想境界,同时也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淳朴的是非标准:酷爱自由,不稀罕物质上的享受。 写一写 仿写排比句。 我喜欢家乡的风光: ,我喜欢; ,我喜欢; ,我喜欢; ,我喜欢。 清澈见底的小溪 茁壮成长的禾苗 广阔无边的原野 清风吹来的野草的气息 一天,牛郎去喂牛,那头衰老的牛又说话了,眼眶里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