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17791

第一、第二课质量检测 (课件 练习)高中思想政治 统编版(部编版)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日期:2025-10-16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9次 大小:2108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一,统编,中国特色,必修,编版,高中
    排查卷 第一、第二课质量检测 时间:35分钟 分值: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 (2025·东莞期末)国风动漫电影《长安三万里》在全国热映。从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从水草丰美的江夏到美轮美奂的长安,从歌舞翩跹的江南到金戈铁马的边塞,体现了我们独有的“中国式浪漫”。该影片所反映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特点是( D ) A. 最早建立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 B. 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C. 农民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成为工人 D. 农民能够比较自主地劳动,有少量土地 【解析】题干所处时代是封建社会,奴隶制国家最早建立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均分配劳动产品”是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成为工人”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A、B、C错误。 2. 《共产党宣言》中写道:“资产阶级无意造成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于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B ) ①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必然会引起社会关系的变革 ②资本主义的工业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历史前提 ③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资本主义本身孕育着一种埋葬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的阶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解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历史前提,并且材料也未涉及,②不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之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并且材料也未涉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③不选。 3.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这首《赤日炎炎似火烧》揭露了封建社会劳动人民被剥削掠夺的现象。下列诗句反映这种剥削关系的是( C ) 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②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③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④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解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主要反映诗人怡然自得的心情,“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主要反映诗人闲适的生活状态,均与封建剥削无关,②③不符合题意。 4. 1871年爆发的巴黎公社革命,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总结了巴黎公社的经验,高度评价了巴黎公社的意义。下列观点与马克思、恩格斯的总结、评价相一致的是( C ) ①必须揭露资本主义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美好蓝图 ②必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机关 ③必须使社会主义实现由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性飞跃 ④必须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发挥党的政治领导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空想社会主义者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仅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巴黎公社运动已付诸实践(无产阶级夺取政权),①排除。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实现由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性飞跃,③排除。 5. (2025·珠海期中)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由于资本积累而提高的劳动价格,实际上不过表明,雇佣工人为自己铸造的金锁链已经够长够重,容许把它略微放松一点。”可见,在资本主义条件下( C ) ①工人的生活条件没有任何改善 ②资本主义的剥削更巧妙、更隐蔽 ③工人的社会满足程度不断提高 ④资产阶级会采取措施缓和阶级矛盾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6. 人类社会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铁制农具得到广泛的使用和推广,耕作技术有了显著进步,商业和城市也逐渐发展起来。出现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 D ) A. 封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