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1782

第14章 海洋与海洋开发 海洋开发 海洋灾害

日期:2025-10-26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1次 大小:205798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海洋,开发,14章,灾害
  • cover
课件58张PPT。海洋灾害海洋的双面性海洋给人类带来了丰富的资源和无尽的再生能源,调节全球的气候。 海洋给人类带来了难以抵御的自然灾害,海啸、巨浪和风暴潮对人类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威胁,海面上升、海水入侵、赤潮、浊流和海底滑坡都会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巨大的危害。 人类在开发利用海洋的同时,也会对海洋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污染不仅影响海洋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甚至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海洋灾害及其防治海洋灾害指海洋水体异常变化给人类所造成的生命和财产的重大损失。 从原因上看,可分为自然的海洋灾害、人为的海洋灾害和自然与人为结合型海洋灾害。 从时间上看,可分为突发性的海洋灾害和缓发性的海洋灾害。 从属性上看,可分为风暴潮、巨浪、赤潮、海冰、海啸、海洋污染、厄尔尼诺、海平面上升等。海洋灾害及其防治风暴潮是发生在海洋沿岸的一种严重自然灾害,这种灾害主要是由大风和高潮水位共同引起,使局部地区猛烈增水,酿成重大灾害。由台风引起的台风风暴潮多见于夏秋季节,这类风暴潮的特点是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凡是有台风影响的海洋沿岸地区均可能发生,南海是风暴潮灾害的重灾区和多发区。 通常把风暴潮分为温带气旋引起的温带风暴潮(如中国北方海区)和热带风暴(台风)引起的热带风暴潮(如中国东南沿海)两类。风暴潮2005年9月26日,在广东省徐闻县前 山镇,连片的香蕉树被台风达维吹毁海洋灾害及其防治海啸是由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所激起的巨浪。水下核爆炸也能产生人造海啸。灾害性的地震海啸只在地震出现垂直断层、震源深度小于20-50km,里氏震级大于6.5的条件下才能出现。 海啸对沿海地区的人、畜、树木、房屋建筑、港湾会造成灾难性的破坏。海啸主要发生在日本太平洋沿岸,太平洋的西部、南部和西南部,夏威夷群岛和阿留申群岛沿岸。04年12月26日上午印尼强震引发的海啸袭击印度南部马德拉斯沙滩 历史上重大海啸1917年6月26日萨摩亚群岛海域发生海啸,浪高26米 1933年3月2日日本三陆海域发生海啸,浪高29米 1946年4月1日阿留申群岛海域发生海啸,浪高35米 1960年5月22日智利海域发生海啸,浪高25米 1964年3月28日阿拉斯加湾海域发生海啸,浪高70米 1994年6月3日印尼东爪哇海域发生海啸,浪高6米 海啸的预兆:鱼儿抢滩,海水翻滚,海面上不断有气泡出现,且潮水突然间退了下去。海啸前海啸后灾害性海浪是海洋中由风产生的具有灾害性破坏的波浪,其周期为0.5~25秒,波长为几十米至几百米,一般波高为几厘米至20m,在罕见的情况下,波高可达30m。其作用力每平方米可达30-40吨。在海上常能掀翻船只,摧毁海上工程和海岸工程,造成巨大灾害。也有的把这种能导致发生灾害的海浪称为风暴浪或飓风浪。海洋灾害及其防治05年9月26日巨浪袭击海口05年9月20日,巨浪拍打着 古巴首都哈瓦那的沿海大道 2004年8月12日台州市海门港货轮被“云娜”台风推上海堤06年台风“桑美”叩岸时卷起的巨浪足有7米高 2006年 8月3日上午, 随着第6号台风“派比安”的逼近,珠海市海边刮起大风,大浪拍岸 海洋灾害及其防治海平面上升是危及我国海洋安全的重要因素,未来3至10年内,我国沿海海平面将继续保持上升趋势。目前天津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正在实时监测海平面,特别是天津沿海海面,因为这一海区的上升非常明显。  2001~2003年期间,环渤海地区及江苏、海南沿海部分地区的风暴潮灾害和海岸侵蚀呈上升和加剧的趋势,这与该地区海平面相对较高有关系。监测结果表明:2003年,辽宁、山东和江苏的海岸侵蚀长度分别达到20.9公里、28.8公里和29.1公里;海南省部分区域的海岸侵蚀还导致当地岸段后退约80米,使岸边的木麻黄树林消失殆尽;渤海湾沿岸部分地区遭受风暴潮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