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17899

第13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导学案 (学生版+教师版)

日期:2025-10-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12次 大小:4245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3课,国共,合作,北伐,战争,导学案
             第13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1.了解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等国民革命的史事,知道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及性质。 2.分析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认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艰难与曲折。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1.1923年6月,中共三大在广州举行。 内容:(1)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2)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3)把国民党改造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2.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 内容:(1)对三民主义作出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2)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国民革命由此开始。 3.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又称“黄埔军校”。 领导人: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廖仲恺任党代表,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不久后担任政治部主任。 黄埔军校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二、北伐胜利进军 1.开始:1925年7月,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蒋介石任北伐军总司令。 2.目的: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3.过程: (1)讨伐吴佩孚。 ①初期主战场———湖南、湖北。 ②重要战役———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 ③先锋部队———叶挺第四军独立团赢得“铁军”美誉。 (2)讨伐孙传芳———江西。 4.战果: (1)消灭吴佩孚、孙传芳主力。 (2)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3)1927年1月,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5.各地工农革命运动的开展: (1)农民协会会员数量剧增。 (2)城市工会组织和工人运动也得到很大发展(上海工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动三次武装起义,最终取得胜利)。 三、国民党内反动集团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概况: (1)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 (2)七一五反革命政变。①1927年7月,汪精卫在武汉召开会议,决定“分共”。②后果: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 2.性质: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府。(标志着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建立。) 3.统一全国:武汉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合流。宁汉合流后,南京国民政府成为国民党一党专政的政府。1928年底,张学良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至此,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了全国。 图说历史 教材图片《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 这幅图片,定格了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一历史性的瞬间。李大钊、林伯渠、毛泽东、瞿秋白等共产党员参加了大会的领导和组织工作。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这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材料探究 20世纪20年代的国民革命,在“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共同目标下,工人、农民、青年学生以及商人、妇女等各个阶层的广大民众都被动员起来。……国共两党,一个关注上层,一个关注下层;一个重视军事,一个重视民众……北伐战争的迅猛推进,时论认为“一半靠兵力,一半靠宣传”“枪与笔联合起来,所以到处如入无人之境”。 ———摘编自王奇生《中国近代通史 第七卷 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材料反映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仍被帝国主义势力所控制,军阀割据,经济萧条,人民生活困苦。为了实现全国人民打倒列强和除掉军阀的共同愿望,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掀起了一场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军阀的革命运动,即国民革命。在“打倒列强除军阀”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