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1873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5单元第18课《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教案

日期:2025-10-2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9次 大小:145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文版,八年级,上册,单元,18课,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
  • cover
18.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结构。 2.掌握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3.充分认识“雨林”在生态环境中的重要地位,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学习重难点】 1.掌握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重点) 2.充分认识“雨林”在生态环境中的重要地位,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难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在地球赤道的南北两边,有几片终年湿润的土地,那里气候炎热潮湿,雨水充沛,是动植物生长的乐园。这些地区,茂密的森林终年常绿,宛如环绕地球的一条翡翠项链;上千种走兽飞禽自由地在花丛间穿梭、攀缘、飞舞,这就是热带雨林。 二、自主预习 1.朗读课文,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 毁灭(huǐ)   警告(jǐng)   濒临(bīn) 栖息(qī) 摧毁(cuī) 灰烬(jìn) 脆弱(cuì) 摄取(shè) 循环(xún) 泛滥(làn) 滥砍滥伐(fá) 2.理解词义。 濒临:接近;临近。 栖息:停留;休息(多指鸟类)。 焚烧:烧毁;烧掉。 恶化:向坏的方面变。 刀耕火种:一种原始的耕种方法,把地上的草木烧成灰做肥料,就地挖坑下种。 连锁反应:比喻若干个相关的事物,只要一个发生变化,其它都跟着发生变化。 意味深长:指意义深远,有无限的情趣。 3.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读完课文,你能说说目前雨林的现状是怎样的吗? 明确:目前,雨林正在遭受人类的滥砍滥伐,它已成为破坏最严重的生态区。文章第一段告诉我们:“雨林以每分钟27万平方米(相当于38个足球场)的速度遭到彻底毁灭。每年有一个纽约州大小的雨林永远消失”。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1.读完本文,你能说说本文主要告诉了我们什么吗? 明确:文章以大量数据说明雨林的消失,意味着人类将永久丧失一大批动植物物种,而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毁灭又将破坏人们赖以生存的大气,进而引起全球气温升高、冰川融解、洪水泛滥等一系列灾难。告诫人们保护雨林,保护自然,就是保护我们自己,保护我们的家园。 2.文中说了哪几层意思?你能否以最快的速度找到体现各层中心意思的句子?(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明确:四部分。 第一部分(1自然段)雨林以每分钟27万平方米的速度遭到彻底毁灭。 第二部分(2-5自然段)雨林的消失,意味着人类将永久丧失一大批物种。 第三部分(6-10自然段)地球上生命多样性的毁灭意味着破坏人们赖以生存的大气。 第四部分(11-13自然段)警告人们:如果将雨林完全毁掉,到下世纪中叶,地球很可能会经历第6次大规模灭绝。 3.雨林的毁灭给生态环境带来怎样的“连锁反应”? 明确:珍贵植物物种濒临灭绝:水果品种,蔬菜品种,植物药源…… 动物物种濒临灭绝:猩猩类昆虫动物药源…… 破坏大气:冰川融解,气候变化…… 水土流失:全球气温升高一轮,雨林毁灭,洪水泛滥 (二)说明方法探究 1.刘易斯·斯科特的《雨林》一书列出的数字表明,雨林以每分钟27万平方米(相当于38个足球场)的速度遭到彻底毁灭。每年有一个纽约州大小的雨林永远消失。 明确:引资料、列数字、作比较。以《雨林》中有力的资料说明了雨林正在遭受彻底毁灭的现状;使用“每分钟27万平方米”这样的数据来说明雨林遭到彻底毁灭的速度;同时为了使读者对“27万平方米”有个形象的概念,即在括号中以“相当于38个足球场”作比较,给人以直观、形象和深刻的感受。综合使用多种说明方法,给读者以触目惊心之感,并能留有深刻的印象。 2.据估计,需毁掉6平方米的巴西雨林方可换得100克汉堡包。 明确:使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使兴建牧场的效益之低直观地凸现在读者面前,产生令人震惊的效果。毁掉6平方米的雨林只能换来微乎其微的100克汉堡包,数据的比较突出了伐木建农牧场的效率之低。 3.最严重的那次大约发生在2.45亿年前的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