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藤野先生 新 课 导 入 鲁迅的纪念碑为什么建在仙台呢?藤野先生和鲁迅是什么关系 鲁迅在离开仙台二十年后写了一篇回忆老师的文章《藤野先生》,下面就让我们沿着鲁迅先生的足迹,去重温那一段往事。 1902年4月,鲁迅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到日本留学。 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想通过医学达到改造国家的目的。在此期间他结识了藤野先生,并与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同时,鲁迅的思想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弃医从文,想从改变国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危亡。 20年后,鲁迅在反动军阀和御用文人的迫害下,离开北京,来到厦门。《藤野先生》就是这时在厦门大学写的,作为对藤野先生永久的纪念。 背景链接 现代散文 是指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对它又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广义的散文 是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行文章。除以议论抒情为主的散文外,还包括通讯、报告文学、随笔杂文、回忆录、传记等文体。随着写作学科的发展,许多文体自立门户,散文的范围日益缩小。 文体知识 狭义的散文 是指文艺性散文,它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 烂漫 发髻 驿站 芦荟 芋梗汤 解剖 订正 瞥见 màn jì yì huì yù ɡěnɡ pōu dìnɡ piē 字词注音 ( )解剖 ( )解元 ( )浑身解数 多音字学习 ( )落第 ( )丢三落四 ( )落枕 落 luò là lào sù xiù xiǔ yàn yān yè jiě jiè xiè ( )食宿 ( )星宿 ( )一宿 宿 ( )下咽 ( )咽喉 ( )哽咽 咽 解 读读写写 1.挟【xié】:本意为用胳膊夹着。倚仗势力或抓住人的弱点强迫人服从。 2.樱花【yīng huā】 3.绯红【fēi hóng】:深红色。 4.宛如【wǎn rú】:好像;仿佛。委曲顺从的样子。 5.掌故【zhǎng gù】:原指旧制,后来指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遗闻轶事。 6.落第【luò dì】:科举考试未中。 又指输掉。 7.畸形【jī xíng】:生物体某部分在发育中形成的不正常的形状。泛指事物发展不正常。 8.不逊【bú xùn】:不恭敬,没有礼貌;骄横。 9.匿名【nì míng】:是指的是不署名或不署真实姓名,即指隐瞒身份。 10.诘责【jié zé】:诘问谴责。 读读写写 11.呜呼【wū hū】:对不幸的事表示叹息、悲痛等。指人丧命。 12.凄然【qī rán】:凄凉悲伤。 13.教诲【jiào huì】:教导训戒。 14.油光可鉴【yóu guāng kě jiàn】: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15.杳无消息【yǎo wú xiāo xī】:没有一点儿音信。 16.抑扬顿挫【yì yáng dùn cuò】: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抑:降低;扬:升高;顿:停顿;挫:转折。 17.正人君子【zhèng rén jūn zǐ】:旧时指品行端正的人。讽刺用法时指假装正经的人。 18.深恶痛疾【shēn wù tòng jí】: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看看文章记录了作者留学过程中的哪几件事,试为每件事拟一个小标题。 离开东京之缘由,仙台求学受优待,初识藤野先生, 添改讲义,先生纠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 了解女人裹脚,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离别先生。 整体感知 对于课文开头的“清国留学生”,作者持什么态度?哪些词语表明了作者的态度?为什么会有这种态度? 鄙视而又怒其不争。“形成一座富士山”“油光可鉴”和“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以及“实在标致极了”,生动形象地描绘与讽刺了清国留学生的奇特打扮。作者是抱着救国救民的目的去日本留学的,但是,这些“清国留学生”置国破家亡于不顾,白天逛公园,晚上学跳舞,把学习环境搞得乌烟瘴气,所以作者厌恶他们。 前三段文字在语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