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18794

14.2《变形记》课件(共62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5-11-0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5次 大小:100291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4.2,变形记,课件,62张,PPT,统编
  • cover
(课件网) 变 形 记 卡 夫 卡 新课导入 中国古典文学中,有很多 “化身”故事 《山海经》炎帝神农氏的女儿女娃,不幸淹死在东海,她的灵魂化为精卫之鸟,年年月月,衔西山之石以“湮(yān)于东海”,其百折不回的精神令人叹服 “庄周梦蝶”的寓言 借以比喻摆脱了躯壳,束缚的性灵多么逍遥自在 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夸父逐日“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为后人遮阴乘凉 古代爱情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借化蝶来守卫爱情的美好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生平以及现代派文学的风格特点。 2、品味语言,赏析小说中富有特色的人物刻画,领会寓真实于荒诞的隐喻表现手法, 学习细节描写的真实细致。 3、结合主人公变虫前后,身边人对他的态度变化,体会背后的深意 4、认识小说所揭示的西方现代社会“现代人的困惑”(异化)问题,思考人的生存问题。 生平:卡夫卡,奥地利小说家,犹太人,现代派文学的奠基人之一。18岁进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和法律,1903年开始创作小说,其作品运用的是象征式手法,主题曲折晦涩,情节支离破碎,思路不连贯,跳跃性很强。 成就:开创了现代主义之一的象征手法,与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等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后世的许多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如“荒诞派戏剧”、法国的“新小说”等都把卡夫卡奉为自己的鼻祖。 代表作品:长篇小说有《审判》《城堡》《失踪者》。短篇名作有《判决》《变形记》《饥饿艺术家》。 【作者简介】 作品特点及影响 【了解卡夫卡】 卡夫卡的作品文笔明净而想象奇特,常用寓言体。寓意丰富而晦涩。 他描写的都是生活在下层的小人物,他们在这充满矛盾、扭曲变形的世界里惶恐、不安、孤独、迷惘,遭受压迫而不敢反抗,也无力反抗,向往明天又看不到出路。 卡夫卡被许多20世纪文学流派追奉为先驱。有一个词语,即卡夫卡式的,就是用来描述生活中像卡夫卡作品里那样离奇的现象。 人生经历 1、他出生在布拉格的一个犹太商人家庭,父亲粗暴专横,母亲软弱顺从,这样的家庭环境,给他的成长之路带来了不可估量的阴影。 2、长大后的他,才华横溢,却写了很多消极的故事。他敏感而封闭,但外形俊朗而富于吸引力,然而,对家庭生活的恐惧感使他三次订婚又三次退婚,终生未娶。 3、他做过15年的保险员,因为对工人深深的同情,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民用安全帽。 4、对卡夫卡来说,上班为了生存,写作为了生命。白天他是上班族,夜晚他是小说家。 5、1924年6月3日,卡夫卡因肺病无法吞咽食物而在饥饿中死去,结束了他短暂的41年的人生。 6、临终前他立的遗嘱希望把所有作品都烧掉,还好执行人没有执行他的遗嘱,这才有了后来伟大的波澜壮阔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他的作品大都是死后由挚友马克斯·布洛德编辑出版的。 生前默默无闻,死后却赢得世人惊服 多元的文化背景: 卡夫卡作为犹太人,与斯拉夫人没有什么来往,而他长期居住的布拉格的多数民族是斯拉夫人,他接受的是德语教育,这使他与周围人没有共同语言;他既不是完全的奥国人,也不是捷克人。他在一家意大利保险公司做小职员,虽有犹太血统,却又与犹太人的生活、宗教和习俗保持着非常大的距离。 卡夫卡的父亲是一个白手起家的商人,对儿子粗暴而专制。卡夫卡一生生活在父亲的阴影中。他对于儿子的兴趣无法给予哪怕一丁点儿的理解。在他的作品中,关于万能的、神一样的父亲以及关于罪恶感的题材都经常有所表现,体现了卡夫卡矛盾的审父心理。 紧张的父子关系: 孤独的人生 卡夫卡敏感而封闭。事实上他外形俊朗而富于吸引力,然而,对家庭生活的恐惧感使他三次订婚又三次退婚,终生未娶。 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要用一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