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古诗词三首 3 第一课时 我们的祖国有壮丽的大好河山,古诗词中,有很多描写山水风景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跟随三位诗人的脚步赏美景、感诗情。 夜宿建德江·解羁旅愁思 活动1: 课文读一读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 (689—740) ,襄州襄阳( 今湖北襄阳) 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唐代山水田园派诗人。代表作有《过故人庄》《春晓》 《宿建德江》等。 结合课文注释,试着说说题目的意思。 “宿”是住宿、留宿的意思。题目的意思是留宿在建德江。 “心”上有一横 “十”的竖稍向左拉 结构:左右 部首:彳 笔画:十五 组词:品德 德行 dé 生字写一写 借助注释和插画,想象画面,说出诗歌大意。 时间:夜晚 留宿 地点:建德江边 词句品一品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大意: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边上,正是日暮时分,新愁不禁涌上心头。 指诗人自己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大意:抬眼望去,远处旷野中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清清的江水倒映的明月仿佛和舟中的人十分亲近。 原野空阔远大 读完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夜幕降临,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旁。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要低沉,江水清清,显得和明月很亲近。 远景 近景 借景抒情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诗人置身于这样的情景中有怎样的感受呢? 诗眼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面对黄昏的日落,诗人为何会涌起“新愁”? 背景资料 孟浩然早年热心功名,然而科举失利,饱受打击,最终在隐居和漫游中度过人生的大多数时间。《宿建德江》写于诗人在长安应试失败之后,感觉自己怀才不遇,于是开始了漫游的生活。 远离家乡 仕途失意 除了“愁”字,还有哪个字可以看出他的“思乡”愁?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客”字看得出他只是路过这里,身在异乡的游子,怎能没有思乡之愁? 人在旅途,漂泊不定,许多诗人都留下了满怀愁绪的诗句,你能说一句吗? 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唐] 张继 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 王维 练一练 一 梳理小走廊 《宿建德江》是唐代诗人 途径建德江时所作,诗的前两句 ,“客”是诗人自指,“ ”字则是这首诗的“诗眼”。后两句是唐诗中铺写景物的名句,“低”和“旷”、“近”和“清”相互依存、相互映衬,此情此景既是诗人所见,亦衬托了诗人孤身一人夜宿建德江的 心情。 孟浩然 直抒胸臆 孤寂 愁 二 超级表达室 古诗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往“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请用自己的话描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中那如画的情景。 远处是一片空旷的原野,秋风习习,地上铺满了落叶,一种凄凉之感油然而生,再极目远眺,天地相接,由于雾的笼罩,仿佛树比天还高。他回到船上,弯下腰看到水中的明月就在身旁和自己作伴。 宿建德江 板书设计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羁旅愁思 所感 所见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触景生情 借景抒情 1.背诵古诗《宿建德江》。 2.阅读、积累孟浩然的其他作品。 课后作业 西湖骤雨·赏变幻奇景 活动2: 第二课时 课文读一读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 苏 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