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泰山外国语学校复读部2025-2026学年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 1.马铃薯是世界第四大主粮作物。甘肃“定西马铃薯”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富含淀粉等营养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淀粉是含有C、H、O、N等元素的一类多糖 B.淀粉水解液中加入斐林试剂立刻呈现砖红色 C.淀粉水解为葡萄糖和果糖后可以被人体吸收 D.食用过多淀粉类食物可使人体脂肪含量增加 2.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农业生产实践中总结了大量经验,体现出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打顶去心,果枝满头”:去掉顶芽,可以消除顶端优势,促进侧枝发育 B.“要得果子好,蜂子把花咬”:蜜蜂可帮助传粉提高受精率,增加果实数量 C.“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作物可吸收有机肥中残留蛋白质,加速生长 D.“瓜熟蒂落”:乙烯含量升高可促进瓜果成熟,脱落酸含量升高可促进其脱落 3.通俗地说,细胞自噬就是细胞“吃掉”自身的结构和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溶酶体作为“消化车间”可为细胞自噬过程提供水解酶 B.线粒体作为“动力车间”为细胞自噬过程提供所需能量 C.细胞自噬产生的氨基酸可作为原料重新用于蛋白质合成 D.细胞自噬“吃掉”细胞器不利于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稳定 4.生物兴趣小组从橘子果肉中分离得到完整的线粒体,操作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缓冲液可以用蒸馏水代替 B.匀浆的目的是释放线粒体 C.差速离心可以将不同大小的颗粒分开 D.该线粒体可用于研究丙酮酸氧化分解 5.罗伯特森(J.D.Robertson)提出了“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的细胞膜结构模型。下列不属于该模型提出的基础的是( ) A.化学分析表明细胞膜中含有磷脂和胆固醇 B.据表面张力研究推测细胞膜中含有蛋白质 C.电镜下观察到细胞膜暗—亮—暗三层结构 D.细胞融合实验结果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6.高温胁迫导致植物细胞中错误折叠或未折叠蛋白质在内质网中异常积累,使细胞合成更多的参与蛋白质折叠的分子伴侣蛋白,以恢复内质网中正常的蛋白质合成与加工,此过程称为“未折叠蛋白质应答反应(UPR)”。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错误折叠或未折叠蛋白质被转运至高尔基体降解 B.合成新的分子伴侣所需能量全部由线粒体提供 C.UPR过程需要细胞核、核糖体和内质网的协作 D.阻碍UPR可增强植物对高温胁迫的耐受性 7.血红素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其合成的简要过程如图所示,其中甲、乙和丙代表不同的物质,酶X能催化甲和乙转变为丙,“(-)”表示抑制作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酶X为甲和乙的活化提供了能量 B.与甲、乙结合后,酶X会发生不可逆的结构变化 C.血红素浓度过高会通过反馈调节抑制酶X 的活性 D.随着甲和乙的浓度提高,酶X 催化反应的速率不断提高 8.人体细胞通过消耗 ATP 维持膜两侧Na+浓度梯度,细胞膜上的Na+-氨基酸共转运体能利用Na+浓度梯度驱动氨基酸逆浓度进入细胞,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Na+-氨基酸共转运体运输物质不具有特异性 B.氨基酸依赖转运体进入细胞的过程属于被动运输 C.使用细胞呼吸抑制剂不会影响氨基酸的运输速率 D.适当增加膜两侧Na+的浓度差能加快氨基酸的运输 9.某同学欲研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设置有氧组和无氧组,装置如图所示。已知有氧组装置内氧气量仅满足部分葡萄糖氧化分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装置内有氧气或无氧气可作为实验的无关变量 B.有氧组和无氧组酵母菌细胞产生CO2的场所均为细胞质基质 C.若葡萄糖充分反应,有氧组和无氧组均可检测到酒精 D.若葡萄糖充分反应,有氧组和无氧组产生的CO2比值大于3:1 10.在T细胞凋亡和坏死过程中,ATP生成速率和氧气消耗速率如图1、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