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21613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十三校联考2025学年第一学期初三科学第一次月考(含答案 1-3章)

日期:2025-10-16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8次 大小:34979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第一,浙江省,科学,1-3章,答案,次月
  • cover
2025学年第一学期初三科学第一次月考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Na-23 S-32 Cl-35.5 Ca-40 Fe-56 Cu-64 Zn-65 Ag-108 K-39 Mn-55 试 题 卷 I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均不给分) 1.人类食物供给的总能量中,有 70%左右来自糖类,下列物质中富含糖类的是( ▲ ) A.米饭B.鸡蛋 C.卷心菜D.胡萝卜 2.下列各物质的名称(或俗称)、化学式和类别,三者都正确的是( ▲ ) A.烧碱、Na2CO3、盐 B.小苏打、NaHCO3、酸 C.生石灰、CaO、盐 D.消石灰、Ca(OH)2、碱 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 A.读取液体体积 B.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C.熄灭酒精灯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4.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元素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微粒观: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分子 C.变化观: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 D.守恒观:4g氢气和36g氧气反应,生成40g水 5.学习化学,化学实验现象十分重要,对下面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紫色石蕊滴入碳酸钠(Na2CO3)溶液中,溶液仍为紫色 B.打开浓硫酸的试剂瓶塞,瓶口出现大量的白雾 C.将铁锈放入少量的稀盐酸中,逐渐被溶解,溶液呈现黄色 D.氢氧化钠溶液滴入氯化铜溶液中,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6.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 A.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D.酸性溶液能使石蕊变红,所以能使石蕊变红的溶液都是酸性溶液 7.三星推出土了大量惊艳世人的精美文物,图为考古发掘的“金面青铜人头像",下列关于该文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青铜表面的绿色物质中含有铜元素 B.青铜是铜的合金,因此青铜属于金属材料 C.黄金可以打造成很薄的“金面”,体现了黄金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D.“金面"光亮如新,“青铜”锈迹斑斑,由此可以判断金的活动性比铜强 8.下列四个实验中,不是OH-参与反应的是( ▲ ) A. B. C. D. 9.下列除去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Zn(NO3)2溶液 AgNO3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B Na2CO3溶液 NaOH 通入过量的HCl气体 C CaO粉末 C 加入过量的水,过滤 D MgSO4溶液 H2SO4 加入过量的MgO粉末,过滤 10.酸、碱、盐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应用。下列关于酸、碱、盐的生产或应用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 A.苛性钠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也可用于食品干燥剂 B.小苏打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又可做面点发酵剂 C.消石灰可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也可用于处理污水 D.石灰石可制生石灰,也是炼铁的原料 11.实验室制取CO2的有关操作如下,不正确的是( ▲ ) A.检查气密性 B.制气 C.收集 D.验满 12.下列各组稀溶液,仅用同组溶液间的相互反应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 ) A.HCl、CuCl2、NaNO3、Na2SO4 B.Ba(NO3)2、Na2SO4、NaCl、KNO3 C.FeCl3、CuSO4、NaCl、NaOH D.NaOH、NH4NO3、HCl、H2SO4 13.相同质量相同形状的铁和锌,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产生氢气质量相等,说明稀盐酸过量 B.乙表示锌与稀盐酸反应 C.两个反应消耗金属的质量不相等 D.所得溶液的质量相等 14.下列离子能在pH=13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SO42- Cl- Na+ H+ B. K+ SO42- Cu2+ NO3- C. Cl- K+ SO42- Na+ D. Ca2+ Cl- Na+ CO32- 15.某无色气体X可能含有氢气、一氧化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