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22379

【2025秋七上历史阶段测试】期中综合能力测评卷(原卷版+解答版+ppt)

日期:2025-10-15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6次 大小:333690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能力,+ppt,解答,原卷版,评卷,综合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历史学科 七上历史期中综合能力测评卷 (考试范围:第1~10课)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1.下列最早学会用火让自己吃到熟食的古人类是(C) A.蓝田人  B.元谋人  C.北京人  D.河姆渡人 2.考古研究表明,北京人的脑容量平均为1088毫升,而山顶洞人的脑容量约为1300—1500毫升。下列关于山顶洞人的史实,能体现其与北京人脑容量差距的是(D) A.过着集体生活 B.制作和使用打制石器 C.已经会使用火 D.使用骨针和装饰品 3.河姆渡、半坡遗址分别反映了我国南北方农耕文明的特点。观察下面房屋复原想象图,二者迥异的风格说明(D) A.自然地理环境相近 B.当时的农业生产技术、生产工具先进 C.先民木工技艺高超 D.人类具有适应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 4.考古学家发现半坡彩陶上的几何图案花纹主要源于纺织物的几何形花纹,如曲线、横线、三角、圆点等。这些花纹图案开始是写实的,后来出现了写意。这体现出半坡居民(A) A.具有较高的艺术创造力 B.纺织工艺理念先进 C.所制作的彩陶种类丰富 D.率先使用几何图案 5.传说神农氏发明医药,不是凭神性知晓医药的奥秘,而是通过“尝百草”得出来的知识;发明农业,亦是“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这表明(B) A.远古时期农业已经成熟 B.实践推动早期文明发展 C.医药与农业有密切联系 D.远古传说符合历史事实 6.习近平向首届“良渚论坛”致贺信时指出,良渚遗址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是世界文明的瑰宝。以下可作为这一“实证”的是(A) A.考古发掘的玉器 B.书籍《良渚文化》 C.良渚文化的传说 D.动画电影《良渚》 7.蚩尤为传说中曾与黄帝作战的九黎部落的领袖,先秦文献描绘的蚩尤形象如同恶魔,但秦朝以蚩尤为东方八神之一,刘邦起兵同时“祀黄帝,祭蚩尤”,蚩尤逐渐成为古代各族尊崇的战神。这反映了(B) A.蚩尤与黄帝同根同源 B.民族交融促进华夷观转变 C.秦汉各族是蚩尤后裔 D.蚩尤形象取决于帝王态度 8.“这件事后……从此商王朝结束了‘荡析离居’‘不常厥邑’的动荡岁月……迎来了它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辉煌灿烂的新时期。”“这件事”指(B) A.商汤灭夏 B.盘庚迁殷 C.平王东迁 D.尊王攘夷 9.夏商周时期,贵族饮食有“八珍”之说,对用料、烹饪、数量、餐具等都有严格的规定,士大夫之下“不以鼎食”。材料反映出(C) A.饮食文化具有封闭性 B.饮食文化体现融合性 C.严格的等级界限特征 D.秦朝阶级分化特征 10.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齐桓公规定“于子之乡,有拳勇股肱之力秀出于众者,有则以告”;赵武灵王下令“国人着胡服,以习骑射”。这体现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A) A.推崇尚武风气 B.热衷扩张疆域 C.重视战略战术 D.追求奢侈享乐 11.七年级某班举办历史手抄报活动,在“历史辨析”栏目中有下列四句话,其中最能反映战国时期政治特点的是(D) A.经济发展,学术繁荣 B.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C.王室中兴,王权加强 D.大国兼并,制度变革 12.在青铜器上施以金银错工艺盛行于战国中晚期,其工艺是先在铜器表面预铸出浅凹的纹饰或字形,然后在凹槽内嵌入细薄的金银片或金银丝,再经过打磨使器表光亮,从而利用金银和青铜的不同光泽映衬出各种色彩辉煌的图案与铭文。这体现了战国时期(A) A.手工业水平高超 B.生产方式的变化 C.社会风气的转变 D.商业贸易的繁荣 13.在中国的治理思想中,某家思想是以自然、宇宙、社会、万物有序、演化和无为为核心理念的一整套完整的华夏原生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它是(A) A.道家 B.法家 C.儒家 D.墨家 14.在当今中国人的主流思想文化观念中,既有儒家的“济世”和“中庸”、道家的“变通”和“隐忍”,还有法家的“法治”和“一统”。由此可见,为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奠定基础的是(B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