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22662

【议题式教学】6.2共筑生命家园(课件34张PPT+教案+视频素材)

日期:2025-10-16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55次 大小:14854653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课件,素材,视频,教案,PPT+,34张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6.2共筑生命家园 【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 通过感受我国生态环境的变迁和绿色发展的成就,增强对“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国家战略的认同,理解并拥护“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2.道德修养: 培养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生态道德,形成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责任意识: 认识到建设生命家园是每个人的责任,树立主人翁意识,愿意为保护环境、建设美丽中国付出实际行动。 4.法治观念: 了解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知道保护环境是公民的法定义务,树立用法律武器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要性(为什么)。 掌握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绿色发展道路的具体做法(怎样做)。 教学难点: 如何将“绿色发展”的宏观理念转化为学生可理解、可践行的具体行动,并真正触动其内心,实现知行合一。 【自主预习】 带着以下问题,快速浏览教材P81———87 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3.为什么要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4.如何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议题式教学】 总议题: “绿水青山”如何真正成为“金山银山”? 子议题一: 为何我们必须与自然“握手言和”?———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因与路径。 子议题二: 怎样走好我们时代的“绿色发展路”?———探寻绿色发展道路的具体实践。 【教学过程】 子议题一: 为何我们必须与自然“握手言和”?———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因与路径。 ●(图片)从树木到纸张、从水稻到米饭 总结: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①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②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 ●(视频)塞罕坝从“荒漠”到“林海”的巨变,告诉我们人类可以为自然做些什么? 总结③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做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 ●(图片)过度放牧、过度开采地下水 总结:④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 议题小结:为何我们必须与自然“握手言和”?———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因与路径。 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原因)? ①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②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 ③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做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④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会受到它的惩罚。 ●(图片+视频)长江为什么要实行十年禁渔?从中我们在建设生态文明方面有哪些启发? ●(图片展示):古人的智慧 议题小结:为何我们必须与自然“握手言和”?———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因与路径。 2.怎样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P81-82 (1)坚定目标: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2)基本国策: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3)新发展理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图示)五大发展理念 子议题二:怎样走好我们时代的“绿色发展路”?———探寻绿色发展道路的具体实践。 ●(视频):余村发展经验 思考:1.余村走过两条不同的致富道路。请你比较一下,两条道路有什么不同? 2.余村是如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生态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