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24143

议题式教学6.2 交友的智慧 课件(共25张PPT+内嵌视频)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16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0次 大小:176304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议题,内嵌,七年级,法治,道德,统编
  • cover
(课件网) 2.6.2 交友的智慧 —总议题:探李白朋友圈,悟交友智慧 核心素养目标 健全人格 掌握对待友谊的正确方法,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有意识地应用交友的技巧与方法,学会恰当解决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冲突,学会正确处理交往中可能受到的伤害,培育健全人 格。 道德修养 践行友善团结互助的美好品质,领悟到建立和发展友情的美好品质,提升人文素养,养成积极开路、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学会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同伴关系,践行道德修养。 桃花潭水深千尺,_____。 _____,烟花三月下扬州。 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 诗句填空 李白 (701年2月2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青莲镇),一说山东人,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 议题一:观李白朋友圈,感交友标准 思考:李白交的朋友有什么共同点? 活动一:李白的朋友圈 知识小结 志趣相投,才能走到一起,成为朋友。朋友间要互相鼓励,互相切磋,互相劝勉,共同进步。 1.交友的标准 P46 李白与杜甫的友谊,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相遇”。744年,两人在洛阳初遇,诗仙的飘逸豪放与诗圣的沉郁顿挫相互吸引。虽相差十一岁,却结为知交。 他们同游梁宋,访仙问道,饮酒赋诗,度过了“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亲密时光。此后人生轨迹迥异:李白继续漫游,杜甫则困守长安。安史之乱后,李白流放夜郎,杜甫写下多首怀念诗篇,如“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情真意切。 这段友谊实际交集不足两年,但杜甫终生铭记,现存怀念李白的诗达十五首之多。他们的情谊超越了年龄与风格差异,成为盛唐气象中最动人的篇章,见证了两个伟大灵魂的精神共鸣。 议题二:听李白朋友事,悟交友之道 活动二:李白与杜甫的故事 思考:李白与杜甫是如何建立友谊的? 知识小结 (1)交友需要真诚和热情。P46 ①人与人之间不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友谊,友谊是用心培育的结果。 ②敞开心扉,主动表达,热情待人,朋友才不会彼此错过。 ③我们只有抱着真诚和热情的态度与他人交往,才会获得真挚的友谊。 2.如何建立和呵护友谊?P46+P47+P49 如何交友? 知识小结 (2)交友需要慎重选择。P46 ①与品德高尚的人交朋友,有助于我们走好成长之路。 ②无论是现实生活中的交友还是网上交友,我们都应学会理性辨别,做到慎交友、结好伴。 2.如何建立和呵护友谊?P46+P47+P49 怎样选择朋友? 延伸问题 《论语》中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有益的朋友三种,有害的朋友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信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便有益了。同谄媚奉承的人交友,同当面恭维背面毁谤的人交友,同夸夸其谈的人交友,便有害了。 益者三友与损者三友 P46相关链接 李白对孟浩然心怀景仰,曾写下“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名句。这句诗生动体现了他对朋友的尊重与关怀。 当友人乘舟远去,李白长久仁立江边,极目远送,这深情的凝望本身就是一种无声却强烈的关心。然而,他的行动也仅止于此—他没有试图强行挽留,或过度介入对方的选择,只是目送其消失在天际。 这正体现了交友的界限:情感上充分投入,行动上却尊重对方的独立与自由。最深切的关怀,有时恰恰在于得体的“不打扰”与真诚的放手。 议题二:听李白朋友事,悟交友之道 活动二:李白与孟浩然的故事 思考:李白为什么没有挽留孟浩然? 知识小结 (3)交友需要关心和尊重对方 P47 ①在朋友需要的时候,以行动向朋友表达关心和支持。 ②关心朋友也要尊重对方,把握好彼此的界限和分寸,可以给予朋友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