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选修1 第2章第2节 2 一、反射与反射弧 P22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 低等生物和植物无中枢神经系统,无反射,而是应激性 合作探究: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什么? 一、反射与反射弧 P23 ①感受器 ②传入神经 ③神经中枢 ④传出神经 ⑤效应器 感受刺激,产生兴奋 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支配的肌肉或腺体,产生应答反应。 (脑或脊髓)分析、综合、处理信息 2.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 反射弧 一、反射与反射弧 P23 3.反射完成的条件 ①需要完整的反射弧; ②需要适宜的刺激; ③中枢神经系统参与。 注意: 1.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受损,都不是反射活动。 2.完整的反射活动至少需要2个神经元参与。 合作探究:反射弧中某一结构异常会导致哪些功能障碍? 一、反射与反射弧 P23 无感觉无效应 感受器被破坏 无感觉无效应 传入神经被破坏 无感觉,无效应 神经中枢被破坏 传出神经被破坏 有感觉无效应 效应器被破坏 有感觉无效应 4.结构破坏对反射的影响 一、反射与反射弧 P23 感受器 效应器 高级中枢 低级中枢 较高级中枢 下行传导束 上行传导束 (脊髓) (大脑皮层) 产生感觉 痛觉的产生: 感受器→传入神经→大脑皮层(产生痛觉) 大部分感觉在大脑皮层产生,产生感觉不是反射! 一、反射与反射弧 P23 (5)兴奋传导的方向的判断 感受器 效应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①神经节的位置 ②看突触传递方向: ③看脊髓前后角: 后角进,前角出 (小进大出) 教材P25 拓展应用 1、科研人员用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称为脊蛙)为材料进行反射活动实验,请回答与此有关的问题。 (1)轻轻刺激脊蛙左后肢的趾部,可观察到该后肢出现屈腿反射。该反射的反射弧组成是 。 (2)用针破坏脊髓后,刺激脊蛙左后肢的趾部,该后肢 发生屈腿反射;如果刺激的是传出神经,该后肢 发生屈腿反射。 (3)从该实验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4)从以上实验结果 得出”蛙后肢的屈腿反射不受大脑控制”的结论(填“能”或”不能”)。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不能 不能 反射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 不能 所有的反射都是生来就有的吗?我们来测试下。 听到这个声音你想到什么?是不是这个画面? 二、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P24 二、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P24 1.反射的分类 与生俱来的,出生后无需训练就具有的反射 特点: (1) 非条件反射: 缩手反射 吮吸反射 排尿反射 神经中枢: 大脑皮层以下(如脊髓、脑干),不需大脑皮层参与 先天性、终身性,数量有限。 二、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P24 1.反射的分类 (2) 条件反射: 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学习和训练逐渐形成的反射 猴子骑车 海豚表演 望梅止渴 特点: 神经中枢: 需要大脑皮层参与(低级中枢也参与) 后天、可改变、数量几乎无限 铃声 P24 2.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 食物 铃声 分泌唾液 不分泌唾液 分泌唾液 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多次同时出现 非条件反射 不发生反射 条件反射 (非条件刺激) (无关刺激) (条件刺激) 二、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P24 3.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关系 (基础) 学习 训练 ①条件反射是在 的基础上通过 而建立的。 非条件反射 学习和训练 ②条件反射建立之后还需要 _____ 的强化,否则条件反射就会消退。 非条件刺激 不给予 非条件刺激 维持 强化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开始消退 二、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P24 4.条件反射的消退 ①消退原因 反复应用条件刺激 不给予非条件刺激 逐渐减弱 完全不出现 如果_____ 而_____,条件反射就会_____,以至最终_____,这是条件反射的消退。 P25 4.条件反射的消退 ③条件反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