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24923

第二单元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说课稿-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日期:2025-11-09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4次 大小:2248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第二,课稿,2024,人教,化学,九年级
  • cover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说课文稿 本实验是在学习了氧气的性质、制取氧气之后的一节实验活动课。本节课是初中化学的第一节分组实验课,旨在引导学生养成安全实验、规范操作、科学探究、交流合作、善于表达的良好学习习惯,让学生通过亲手操作,体会实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探究欲。 使用教材 本实验内容属于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的《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实验器材: 大试管、单孔橡胶塞、胶皮管、玻璃导管、集气瓶、水槽、铁架台(铁夹)、酒精灯、玻璃片、坩埚钳、细铁丝、木条、棉花、火柴。高锰酸钾、木炭、澄清石灰水 实验创新点: 改变了过去因条件受限,只能采用视频演示或教师演示进行实验教学,现在能创设条件开展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通过亲手操作,体会实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探究欲,并在实验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以及尊重科学、实事求是、合作交流的精神。 实验原理 高锰酸钾是一种暗紫色的固体,它受热时,分解出氧气,同时还有锰酸钾和二氧化锰生成: 文字表达式: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教学目标多元化,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如下目标: (一)1、学会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认识相关仪器,会组装装置,能分清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3、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基本步骤,并会动手操作完成实验;4、巩固氧气的性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 (二)在实验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以及尊重科学、实事求是、合作交流的精神。 (三)让学生通过亲手操作,体会实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探究欲。 六、实验教学内容 氧气是初中化学的核心物质之一,是学生了解研究物质的科学方法及培养化学实验探究能力的重要开端,可为学生以后学习核心物质提供一个合理的思维程序。教材在学生学完氧气的性质及制取之后,安排了本课学生实验活动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及性质”,属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规定必做的八个实验之一。 本实验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及性质”,其实验综合度高(包括仪器连接、检查气密性、取固体药品、给固体加热、收集氧气、验满氧气、氧气性质实验等内容),学生初涉化学实验,动手能力弱,操作不当,会有试管炸裂等状况发生,因此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先观看实验视频,再由教师演示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应该注意的各种实验操作、分析错误操会引起的各种后果,最后才是学生进行分组实验。 实验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提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氧气的检验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 (二)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以上设计的意图是通过对相关知识及操作技能的提问,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在做实验前给与有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有目的地学进行实验。 (三)实验教学 1、展示实验装置图,认识仪器 请同学们观察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指出仪器名称;区分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认识固固加热型实验装置 2、明确实验原理:掌握制取氧气原理,分析化学变化的实质,体会有些物质间可以相互转化,领略化学世界的奇妙,增强趣味性,调动学生积极进行实验探究。 3、观看实验视频后,教师演示,总结实验步骤 ①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装:装入药品并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③定:固定试管。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④点:点燃酒精灯加热。 ⑤收:收集气体。可用排水法收集,也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⑥离:把导管撤离水面。 ⑦熄:熄灭酒精灯。 概括为:查、装、定、点、收、离、熄。谐音:茶庄定点收利息 设计意图是:将实验步骤规范化,编成口诀便于学生记忆,在做实验时严格按照步骤操作,确保安全顺利完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