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25531

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两校联考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0-16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1次 大小:201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河北省,月月,答案,试题,法治,道德
  • cover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月考试卷 (考试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石家庄某中学组织八年级学生走进社区开展 “垃圾分类我先行” 宣传活动,学生们通过发放手册、现场讲解等方式普及知识。这一活动有利于青少年( ) ①感受社会生活的丰富 ②培养亲社会行为 ③脱离课堂专注实践 ④增强社会责任感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 这句话启示我们( ) A. 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B. 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C. 社会的存在依赖于个人的努力 D. 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3.社会关系从建立的基础可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下列属于地缘关系的是( ) A. 母子情深 B. 同学情谊 C. 邻里和睦 D. 师生关系 4.某中学模拟政协社团围绕 “校园周边交通治理” 开展调研,最终形成提案提交相关部门。这些学生的做法体现了( ) A. 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 B. 专注个人发展,忽视集体利益 C. 参与社会活动,实现人生价值 D. 履行法定义务,承担社会责任 5.下列行为中,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①主动帮助生病的同学补课 ②周末独自在家打游戏 ③参与社区环境清洁活动 ④在网络上传播不实信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6.网络让我们能够随时随地与他人交流,查阅资料、学习新知。这说明网络( ) A. 打破了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 B. 彻底改变了我们的学习方式 C. 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复杂 D. 是获取信息的唯一途径 7.面对网络上纷繁复杂的信息,我们应该( ) ①盲目相信,随意转发 ②多方验证,辨别真伪 ③关注出处,判断权威 ④保持理性,拒绝一切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8.某同学在网上看到 “某地发生地震” 的消息,未经核实就转发到朋友圈,引发恐慌。这启示我们( ) A. 网络信息都不可信 B. 要对网络言论负责 C. 上网要遵守道德规则 D. 不能在网上发布消息 9.下列对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理解正确的是( ) A. 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B. 社会的发展与个人无关 C. 个人可以脱离社会独立存在 D. 社会制约个人的成长发展 10.某校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温革命历史。这一活动旨在引导学生( ) ①传承红色基因 ②增强爱国情感 ③参与政治生活 ④提高学习成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1.网络直播带货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新渠道,但也存在虚假宣传、假冒伪劣等问题。这说明网络( ) A. 利大于弊 B. 弊大于利 C. 是一把双刃剑 D. 没有实际价值 12.小明在网上结识了一位网友,对方多次要求见面,小明应该( ) A. 欣然赴约,展现诚意 B. 拒绝见面,保护自己 C. 告知住址,方便联系 D. 视频聊天,确认身份 13.下列诗句中,体现亲社会行为的是( ) A.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B.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D.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4.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应该养成亲社会行为。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 主动关注社会发展变化 B.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C.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D. 热心帮助他人解决困难 15.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下列属于社会生活空间拓展的是( ) ①从家庭到学校 ②从社区到网络 ③从课本到实践 ④从课堂到实验室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6.某班开展 “网络正能量” 主题班会,下列素材适合入选的是( ) ①网友自发为灾区捐款捐物 ②利用网络传播科学防疫知识 ③在网上恶意攻击他人 ④分享积极向上的励志故事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7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