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课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 阐述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意义,辨析经济运行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解析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 二、学习目标 1.学的目标:(政治认同)认同我国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措施;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2.习的目标:(科学精神)正确认识市场机制的优点和局限性;能够运用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及其作用分析问题。 3.发展的目标:(公共参与)树立法治观念,遵守市场法规;能熟练掌握科学的宏观调控及其经济手段。 三、学习重难点 1.重点:市场资源配置的优缺点,建立现代市场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科学的宏观调控及其经济手段。 2.难点:市场如何配置资源;科学的宏观调控及其经济手段。 四、复习指导与检测 复习指导 知识体系及课堂检测 认真阅读课本P14-20, 并完成对点训练1 考点1: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一、优化资源配置 1.资源需要优化配置 2.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计划和市场。 二、市场配置资源 1.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在市场经济中,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产品如何分配,主要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市场机制来调节。市场机制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和调节着资源在全社会的配置。 2.市场配置资源的效果 (1)优点:①供求与价格相互影响。引导资源流向短缺领域,流出过剩领域,实现供求平衡。②市场竞争能够引导资源流向效率高的领域和企业,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进步,实现优胜劣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缺陷 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Ⅰ不能由市场来调节的: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枪支、弹药、爆炸物等特殊物品的制造和流通。 Ⅱ不能完全由市场来调节的:教育、医疗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重要服务。 否则就不能保障国家安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人民生活,严重影响社会安定。 ②市场调节的弊病 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原因为了自身不正当利益、眼前利益,损害他人、社会、国家利益难以完全、及时掌握市场信息,盲目决策价格形成→接收价格信号→完成生产调整,有时间差关键唯利是图,缺德违法信息不准,决策失误经济波动,调节晚了危害影响资源配置效率,导致资源浪费;经济运行大起大落,社会经济不稳定;产生不正当竞争、垄断,损害社会公平;导致收入差距拉大 三、市场体系 1.每类市场都是由交易双方、交易对象、交易价格等基本要素组成的。这些市场相互作用,形成有机联系的市场体系。 2.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1)原因: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基础。②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必须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2)做法:①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要完善统一的产权保护制度,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维护统一的公平竞争制度,健全统一的社会信用制度。②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凡是能够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政府定价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等方面。政府定价要提高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 对点训练1 认真阅读课本P21-25,并完成对点训 练2 考点2: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和优势 基本特征优势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既能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能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促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目标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我国的所有制和分配制度,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