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26277

1.1 原始社会解体和阶级社会演进 教学设计(表格式)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日期:2025-10-19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15次 大小:219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中国特色,必修,统编,政治,高中,格式
  • cover
教学设计 课题 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1.教学内容分析 核心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是部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课第一框。本框主要介绍了四种社会形态的演变及取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主要让学生掌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四种社会形态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状况,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历史命运。 教学思路: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教学规划为两课时。本课整体设计需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本课在教学流程上按照“抛出议题—讨论议题—议题论证”的顺序;第二方面,在学科内容上主要涉及四种社会形态是如何演变的以及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趋势;第三方面,在情境设计上,由学生展示实践活动中找到的原始社会的情境:原始社会场景———奴隶社会场景———封建社会场景———资本主义社会场景等 2.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作为高一学生,在初中历史课上已经学习过社会形态更替的相关知识,尽管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介绍不多,学生理解本课的表层内容难度不大,但这一课的内容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更多关注的历史的视角,作为思政课教师,应该从历史素材出发,以政治学科的视角引领学生学习本课内容,引导学生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本矛盾运动去分析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同时,新高一学生缺乏抽象思维,对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取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这个概念缺乏更加深入的理性认识,相关理论知识具有碎片化,抽象思维能力较弱。 因此,本节课将充分运用视频、图片、材料等手段,增强学生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引起社会发展的概念更加形象化,并深刻理解了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不可避免,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3.目标确定 通过分析不同所有制社会的课堂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剥削关系,增强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和理解,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通过辨析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辨析“原始社会是不是人类理想的社会?”、“奴隶社会是不是人类历史的倒退? ”、“封建社会是不是人类最黑暗的时代?”、“资本主义社会是不是无剥削的社会?”,让学生把握好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本质与规律培养科学精神;通过分小组讲述四种社会形态下不同的历史故事,让学生学会与他人交流讨论,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 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不同社会形态生产关系的特点。 难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了社会形态的更替。 5.学习活动设计 课前导入: 教师活动 展示图片: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课前拓展】同学们,在物理数学等自然科学中存在着很多公理,世界的运行规则就建立在这些公理上。那么,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否存在着同样的公理呢?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首先要储备一定的基础知识,那就是到底是什么推动了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 教师介绍人类社会基本矛盾。重点介绍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议题任务分配教师活动 展示本课议题。 导入:通过探究人类社会发展奥秘引入,布置探究任务:1. 思考人类社会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 2.人类社会的各种社会形态为何依次形成和更替? 3.分小组选择不同社会,描述该社会不同角色的生产生活状况 总议题:怎样揭示人类发展的奥秘?学生活动 阅读教材,结合材料,思考人类社会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 按小组抽签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角色扮演不同社会形态中的角色,分别介绍不同下社会形态的故事。 认识总议题:怎样揭示人类发展的奥秘?设计意图 导入部分通过“人类历史发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