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卷一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A A B A A A A B D D B C B C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C A D A C C B C B D C B B D 二、非选择题 31.(1)使命:实现近(现)代化。 理解: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变化:棉纱和棉布的进口值增加;丝、茶在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逐渐下降;贸 易逐渐由顺差向逆差转变。 (3)文献:《天朝田亩制度》。 原因:主张在小生产者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带有很大的空想色 32.(1)康有为广东南海人;康有为考中光绪二十一年进士。 (2)康广仁认为,维新变法失败的因素有:维新派改革涉及范围广(规模太大或包揽 太多);缺乏群众基础(参与人员少;没有充分发动群众;);光绪皇帝软弱无权(皇帝 无实权;维新派手中无实权;维新派力量弱小);对政治形势认识不清。 徐中约认为失败的因素有:康有为等人缺乏政治实践经验。(康梁没有政府供职经验;康有为对现实政治没有太多认识;康有为没运用过政治权势;两人没有从政经验。) (3)矛盾之处:康有为个人回忆反映当时督察院拒收联名上书,而学者茅海建通过档案研究认为,康有为根本没送举人联名上书。 康有为个人回忆更可靠。 理由:回忆录是记述者本人作为亲历者,对历史事件的记载,对研究记述者或史实均有较高史料价值。 茅海建档案研究更可靠。 理由:档案是原始性的第一手资料,客观性和真实性较高,与具有记述者立场的回忆录相比,更为可靠。 (4)时代背景的变化;研究者的立场;掌握史料类型、来源不同;对历史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所处的时代;研究者的角度;研究者的价值观;史料的占有情况; 史料记载:研究者的观点和方法;研究者社会地位;研究程度、经验,意思相近即可。 33.(1)主要变化:从“夷”到“洋”。 原因:从鸦片战争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对西方认识逐步深入;中外交流的增加;各国政府的要求。 (2)致远舰。依据:沉船吨位大小,与致远舰相符;发现沉船海域与黄海海战时致远舰沉没区域大致相符;发现了刻有致远舰大副名字的望远镜;发现的瓷盘上有明确的“致远”二字。(答出两点即可) (3)评价: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但是义和团运动也带有盲目的排外性,体现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最后没有挽救民族危亡。 第1页单元卷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小题) 1.根据嘉定县相关记载,鸦片战争前五口之家“日织一匹,赢钱百文”;鸦片战争后“洋布盛行,土布日贱,计其所赢,仅得往日之半”。这一变化反映了,当地( ) A.传统纺织业受到冲击 B.自强求富初显成效 C.民众的生活得到改善 D.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2.下图是1839年林则徐给道光帝的一道奏折,道光帝在奏后朱批:“可称大快人心一事。”这“一事”指的是( ) A.虎门销烟 B.三元里抗英 C.收复新疆 D.镇南关大捷 3.19世纪中期,诗人张维屏有感于广州三元里爆发的义举(如图),写诗道:“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该诗热情讴歌了( ) 三元里平英团旧———三元古庙 A.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 B.爱国官兵保家卫国的意志 C.农民起义推翻清朝的斗争 D.知识分子投身革命的抉择 4.下表为1843年前后中国主要进口货物关税税率对比表。导致图中税率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品名 1843年前的税率(%) 1843年后的税率(%) 新税率比旧税率降低(%) 棉花 24.19 5.56 77.02 棉纱头等 13.38 5.56 58.45 白洋布 29.93 6.95 76.78 A.五口通商 B.协定关税 C.割地赔款 D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