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27341

6.2 共筑生命家园 说课稿-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16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9次 大小:5745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共筑,生命,家园,课稿,统编,道德
  • cover
九上《6.2共筑生命家园》说课稿 1.【说教材】 《共筑生命家园》是部编版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二框内容。本框题共有两目内容,第一目“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要阐述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学生认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懂得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第二目“坚持绿色发展道路”,主要讲述我国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永续发展的中国路径和中国方案。本框题是对第一框题《正视发展挑战》的延伸,在第一框“我国发展面临的挑战是什么”的基础上从“怎么办”的角度来分析人口、资源、环境的严峻形势,以及我们的态度与选择、行动与策略,从而回应本课课题———建设美丽中国。 2.【说学情】 随着学识的增长和生活经历的丰富,九年级学生对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现状有所了解,知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对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有初步的认识。但是初中生的思维深度、社会经验有限,缺乏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入思考,难以理解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中学生对建设美丽中国的认知是浅层的,对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的做法不够了解;没有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生活中保护环境的行动不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具备基本的国情常识,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与要求,懂得走绿色发展道路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能够在生活中做维护生态文明的践行者,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3.【说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理解并认同我国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及走绿色发展的道路。 道德修养:树立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意识,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热爱大自然。 法治观念:正确理解并遵守党和政府制定的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的各项政策,与违反政策的各种行为作斗争。 责任意识:在生活中以践行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的理念,倡导低碳生活,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白己的力量 4.【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绿色发展道路 教学难点: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说教学方法】 议题式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法;启发法;多媒体教学法 6.【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图片展示:你认识这种鸟吗?(提示:朱鹮) 设计意图:通过一只鸟,激起学生兴趣,同时为本课材料主线奠定基础。 材料展示:在中国的民间传说中,有一种能带来幸福的“吉祥鸟”。它身披白色羽毛,嘴尖喙红,飞翔时如云霞般绚丽。这种鸟就是朱鹮,有“东方宝石”之誉。其被称为鸟中大熊猫,《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然而,这种美丽的鸟类曾经濒临灭绝,直到1981年,人们在陕西洋县惊喜地发现了世界上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四十多年,从七只繁衍至九千多只,从“发现”、“保护”到“繁衍”、“复兴”,中国创造了生态保护事业的经典范例,舞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教师过渡: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要坚持万物共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走绿色发展道路!今天就让我们从“东方宝石”的重生之路探究万物共生,共筑生命家园! 二、新课讲授 议题1:朱鹮远去,东方宝石为何一度濒临灭绝? 目标导学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因 材料展示:那些年,朱鹮为何濒临灭绝?(提示:环境污染、食物短缺、栖息地破坏、人为猎捕) 材料展示:拯救朱鹮之路 设计意图:通过朱鹮濒临灭绝和拯救的过程探究为何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教师提问:朱鹮濒临灭绝的原因给予我们何种启示?(提示: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加,资源的短缺,环境的恶化,我们生存的家园遭到了巨大的破坏,我们必须保护生态环境!)国家耗时耗力拯救朱鹮是否有必要?(从人与自然角度思考)(提示: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的衣、食、住、行及物质文化生活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