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27988

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县甜水农场中学2025-2026学年统编版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0-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5次 大小:13624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辽宁省,学期,答案,试题,历史,月月
  • cover
班 级 姓 名 考 场 考 号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 七年级历史试卷 第一部分 选择题 (每题2分,共30分) 1. 我国拥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郧县人)遗址,是旧石器时代遗址,填补了元谋人与北京人之间的空隙。该遗址属于我国( ) A.百万年人类史范畴 B.一万年文化史范畴 C.五千多年文明史范畴 D.原始农耕时代范畴 2.伴随元谋人牙齿出土的,还有17件石制品,经研究鉴别,属旧石器,其类型包括尖状器、刮削器和砍砸器。这证明元谋人( ) A.学会保存火种 B.能够直立行走 C.能够制作工具 D.分享劳动果实 3.某同学利用DeepSeek(AI人工智能)搜索早期人类史料时,输入了“距今约70万-20万年、周口店、打制粗糙石器”三个关键词。DeepSeek会显示出的古人类名称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4.考古发现,山顶洞人已产生一定的葬俗,人骨周围散布有赤铁矿粉末,并有许多装饰品。由此推知山顶洞人( ) A.掌握钻木取火技术 B.能够缝制衣服 C.使用打制石器 D.有一定的审美意识 5.下图所示考古发现共同印证了( ) A.中国人最早从事农业生产 B.原始农耕发展具有多元性特点 C.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 D.原始农耕兴起于我国北方地区 6.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农业现代化,为海水稻等特色农业技术输出提供政策支撑。栽培稻起源于中国,这从下面哪一遗址可以证明( ) 元谋人遗址 B.河姆渡居民遗址 C.北京人遗址 D.半坡居民遗址 7.同学们在参观某处历史遗址时,讲解员介绍道:“这里的人们生活在黄河流域,主要种植粟,居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他们参观的这处遗址是(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8.考古学家在山西、河南的仰韶文化遗址中相继发现了蚕茧、丝织品残片,以及骨雕、牙雕或石雕的蚕蛹、蚕形象遗物,如下图为河南巩义双槐树遗址出土的牙雕蚕。据此可知我国( ) A.丝织技术领先世界 B.当时已能制作衣裳 C.农业出现精细分工 D.养蚕缫丝历史悠久 9.考古发现,红山文化的牛河梁遗址女神庙中,女神雕像体型有大小之分,随葬玉器数量和规格也有区别。这表明当时( ) A.雕塑技术成熟 B.社会分化出现 C.手工业很发达 D.审美意识古朴 10.陶寺古城遗址位于山西襄汾,距今约 4300—4000 年。经考古证实,遗址分为宫城、贵族居住区、普通居民区、手工业作坊区、墓地和观象台等功能区。该遗址可证实( ) A.中华文明的起 B.原始农业的发展 C.区域文化的交流 D.华夏民族的交融 11.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良渚古城距今5300—4300年。经考古发现,古城北面有一个延绵20余千米的外围水利系统;古城中部的高台上建有大型广场和多组高等级建筑。上述考古成果属于( ) A.实物史料 B.影像史料 C.口述史料 D.文献史料 12.2024年二里头遗址考古新发现大型宫殿基址,印证了《礼记》中“夏后氏世室”的记载。此发现最能说明( ) A.早期国家形态形成 B.夏朝文字已成熟 C.青铜器用于农业生产 D.禅让制被世袭制取代 13.下图所示文物可用于研究先秦时期的( ) A.石器制作 B.农耕发展 C.国家治理 D.社会生活 14.2024年2月26日,殷墟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新馆设8个展厅,地上共三层,是首个全景式展现的国家重大考古专题博物馆。该馆聚焦的是( ) A.史前文明 B.夏文明 C.商文明 D.周文明 15.下图(来源:2022年印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6页)中的文物是迄今所见最早的西周青铜器,腹内铭文记载“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闻夙有商,辛未,正在阑师,赐右史利金,用作檀公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