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度潜山市北部学校10月联考七年级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学者研究北京人的直接证据是( ) A. 神话传说 B. 遗址发掘出的化石 C. 合理想像 D. 史书中的文字记载 2.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这表现在( ) ①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②掌握了人工取火 ③会用骨针缝衣服,懂得爱美 ④可以个人单独生活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3.玉州区某校举办“百件文物”展览活动,如图为“河姆渡文化猪纹陶钵”文物介绍。据此推测( ) 【名称】河姆渡文化猪纹陶钵 【简介】器表两面各刻猪纹图像,形象介于野猪和家猪之间。器内壁较粗糙。 ①该文物出土于黄河中下游地区 ②河姆渡居民已开始了家畜饲养 ③河姆渡居民已经普遍种植水稻 ④河姆渡居民已经能够烧制陶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4.袁隆平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他培育成功的“籼型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追根溯源,在下列远古人类中,曾种植水稻的是(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半坡原始居民 D. 河姆渡原始居民 5.下列有关“禅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禅让是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 B. 禅让是用战争胜负决定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 C. 禅让制度下选拔首领的主要依据是贤能和才干 D. 舜和禹是通过禅让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 6.小刚同学在网上搜索到一次传说时代的战役:黄帝竖起七面大旗,摆开了星斗七旗战法,炎帝对此无计可施,一败涂地,躲回营内不敢挑衅。这次战役是( ) A. 涿鹿之战 B. 牧野之战 C. 阪泉之战 D. 巨鹿之战 7.“国家”这个词是表示地缘关系的“国”与表示血缘关系的“家”的合成。夏朝体现“国”与“家”融合的制度是( )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8.以下是一位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示意图,其中①、②处依次应填( ) A. 国人暴动 大禹治水 B. 三家分晋 平王东迁 C. 武王伐纣 盘庚迁殷 D. 武王伐纣 平王东迁 9.如图分别为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和河南洛阳二里头遗址出土的文物。这主要反映了( ) A. 手工业生产水平领先世界 B. 古代先民重视祭祀和生产 C. 华夏文明起源于四川地区 D.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 10.如图是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其中①处的内容应是( ) A. 盘庚迁殷 B. 平王东迁 C. 诸侯争霸 D. 战国七雄 11.下图为春秋时期战车的复原图。战车自商代晚期崛起,春秋趋于鼎盛,当时大的诸侯国往往号称拥有万乘战车。随着作战地域的扩大,战车受地形的限制,到战国时开始衰落,并逐渐被灵活的步兵、骑兵所取代。战车的兴衰直接反映了当时( ) A. 经济的发展 B. 战争的需要 C. 运输的需求 D. 社会的安定 12.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了大型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该工程是( ) A. 都江堰 B. 灵渠 C. 大运河 D. 赵州桥 13.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礼制文明受到挑战的时代,诸子学说揭示中国古代礼制文明发展的各种可能选择,提出了礼制文明进一步发展的新思路、新观点,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据此可知,百家争鸣的意义在于( ) A. 彻底否定了传统的礼乐制度 B. 确立了儒家的主流学说地位 C. 推动了古代社会的制度创新 D. 开启了思想自由的全新时代 14.中华五千年历史,博大精深。下列搭配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子———《春秋》———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相互转化 B. 孟子———《道德经》———仁政”治国、“礼治” C. 韩非子———《孙子兵法》———兼爱”“非攻” D. 孔子———《论语》———仁”、以德治国 15.下图反映的水利工程是( ) A. 都江堰 B. 郑国渠 C. 灵渠 D. 白渠 二、辨析改错(6分) 16.(1)约公元前2070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