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年级语文上册爱的教育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一、教学用书: 江苏人民-出卷网-《爱的教育》(2018年8月第1版,2024年6月第6次印刷) 二、内容与主题。 (一)内容解读。 《爱的教育》是一部日记体小说,四年级小学生恩里克用一篇篇日记,记录了一学年中发生的点点滴滴,既有他学习生活中的进步与收获,也有课余时间里的发现与趣闻。书中按月份编排日记,结构清晰。 爱是本书最大的主题。书中的“爱”涵盖多维度:亲子之爱、师生之爱、同窗之爱、家国之爱,甚至陌生人的善意。 同时,作品还折射出19世纪意大利的社会风貌,在阅读中可以拓宽文化视野,增进对不同文化的了解。 (二)阅读主题。 通过阅读一个个故事,感受到主人公恩里克成长的原因来源于爱,见证了恩里克在爱与被爱中学会理解、尊重与担当的成长历程。因此,《爱的教育》的阅读主题为:爱的成长之旅。 三、阅读目标与评价要点。 阅读目标 阅读评价要点 通过阅读,梳理书中不同形式的爱(亲子、师生、同窗、家国等),结合生活实际谈感悟。 1.课堂讨论中能列举3种以上“爱”的类型并举例; 2.小组分享时能关联自身经历(如“妈妈的叮嘱像恩里克父亲的信”)。 运用预测、批注、概括等策略深入理解文本,通过情节与细节描写感受人物情感与爱的力量。 1.批注作业中能标记5处以上关键细节(如动作语言)并分析情感; 2.思维导图能清晰呈现“爱”的发展线索。 分析人物性格的多面性,掌握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推测性格的方法。 1.人物分析作业中能结合具体情节(如克莱提主动和好)阐述性格特点。 四、情境与任务。 (一)教学情境。 当你清晨背着书包走进校园,迎面撞上老师温柔的目光;当你生病时,妈妈带着暖意的捧着药片的手;当你和伙伴为了一个误会争吵后,对方悄悄塞给你一颗糖……这些藏在日常里的瞬间,是不是像一束束光,悄悄照亮过你的心? 今天我们要读的日记体的《爱的教育》,就藏着无数这样的光。现在,就让我们翻开这本书,一起去找找那些藏在字里行间的温暖和感动。 (二)任务框架。 爱的成长之旅 任务一:推开爱的大门 活动一:穿越19世纪的意大利;活动二:恩里克的社交圈;活动三:书籍结构探秘;活动四:制定阅读计划。 任务二:漫步爱的花园 活动一:不同形式的爱;活动二:特别好友推选会;活动三:品味情感密码。 任务三:播撒爱的种子 活动一:爱的故事会;活动二:成长纪念册;活动三:爱的接力赛。 (三)任务说明。 1.主题与任务。 围绕“爱的成长之旅”这一核心主题展开,通过“推开爱的大门”“漫步爱的花园”“播撒爱的种子”三大任务,引导学生从初识书籍、深入理解到实践运用,逐步感受“爱”的丰富内涵与力量,实现从文本阅读到生活感悟的升华。 2.任务与活动。 任务一的活动帮助学生搭建阅读基础,熟悉背景、人物关系和结构;任务二的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探究爱的类型、人物的性格;任务三的活动则将阅读所得延伸到实践,让学生在分享、创作和行动中传递爱。 五、活动与建议。 任务一:推开爱的大门。 【活动过程】 活动一:穿越19世纪的意大利。 1.交流搜集了解的19世纪的意大利。 2.读作者名片,说感受。 3.互动体验:模仿书中礼仪(如学生向老师行鞠躬礼),感受时代氛围。 活动二:恩里克的社交圈。 绘制“恩里克的社交地图”。 1.分组与分工任务:6—8人一组,用思维导图梳理“恩里克的社交关系”,完成思维导图。 2.展示与互评。 每组派代表上台,结合导图讲解5-8分钟,其他组依据评价标准评价,总结人物关系对理解故事的价值。 “恩里克的社交圈”表现性评价量表 表现性水平 水平描述 水平一 能全面梳理恩里克的社交关系,详细阐述不同关系的特点及对恩里克成长的影响,讲解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水平二 能清晰梳理恩里克与家人、同学、老师的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