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29175

1.2 人口迁移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11-18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94次 大小:22595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人口迁移,教学设计,格式
  • cover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地理 年级 高一 学期 春季 课题 人口迁移 教科书 书 名:必修第二册教材 -出卷网-:中国地图-出卷网-、中华地图学社 教材分析 本节为中华地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单元“人口”的主题2“人口迁移”,是从自然到人文的过渡。人口地理学注重空间关系,区域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都会对人口分布、迁移与发展产生影响。本章既是人口地理学的重要内容,也能为学习下一单元学习“城镇化”、“城乡空间”等知识进行铺垫,承上启下。 本节教材主要包括“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三部分。课程标准是“运用资料,描述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活动建议是运用本地人口资料,探究本地人口迁移的特点。教学中要求结合资料,说出人口迁移的含义,描述人口迁移的特点,说明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感受人口迁移带来的影响。课堂上,结合“第一篇 我的成长梦”、“第二篇 家乡致富梦”、“第三篇 中国强国梦”的实例依次展开。 教学目标 1.通过“第一篇 我的成长梦”和“第二篇 家乡致富梦”,学习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人口迁移的特点,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2.通过“第二篇 家乡致富梦”,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3.通过“第三篇 中国强国梦”,结合实际分析人口迁移对环境、社会及区域发展的影响,促进学生心系家乡、热爱祖国,落实人地协调观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4.通过课后调查自己家族的人口迁移情况,提升地理实践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的特点。 2.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教学难点: 1.结合实例,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2.结合实例,说出人口迁移带来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好! 1989年,一个幼小的生命诞生在秦岭南麓的一个美丽的小乡村。懵懵懂懂的她走进王家楼小学,走进富水初中,走进商南县高级中学。2007年,她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求学梦,考入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参加完首届公费师范生毕业典礼后,她回到了高中母校,走上了自己的教学岗位,开启了自己的教育梦。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能猜到这是谁? 她就是我。 问:老师不断追梦的过程体现了一个怎样的地理概念呢? 生:人口迁移。 过渡:那到底什么是人口迁移?怎样迁移?为什么要迁移?本节课,我们以“追梦”为线索,学习“人口迁移”。 围绕本节课程标准要求,我设置了以下核心素养目标。通过三个篇章“我的成长梦”、“家乡致富梦”和“中国强国梦”,归纳人口迁移的特点,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感受人口迁移带来的影响,引导同学们心系家乡、热爱祖国。 第一篇 我的成长梦 一、人口迁移概念: 问:回顾老师的求学梦和教育梦,你能判断出哪些阶段属于人口迁移吗? 我想同学们会想到:老师去陕师大上大学,回到商南高中工作属于人口迁移。 问:理由呢? 相比较前几个阶段而言,改变了居住地,且时间较长。 这就是人口迁移的判断标准: ①空间位移(跨越国家、省、市、县等行政界线); ②居住地变更(一般是户口变更); ③时间限度(一般是一年及以上)。 问:你是否能根据“人口迁移”的判断标准,列举你身边人口迁移的例子呢?思考一下。 课堂练习:老师这里也列举了几个案例,你能否准确判断出他们是否是人口迁移呢? A、张老师暑假期间去银川旅游。 B、商南人黄先生在武汉经商几年后买房安家武汉。 C、“西迁”的王教授春节期间回上海探亲。 D、张老师的小伙伴去英国工作并定居。 生:A旅游和C探亲不属于人口迁移;B安家武汉和D定居英国属于人口迁移。 问:现在,你是否能归纳出人口迁移的定义呢? 人口迁移:通常是指人们改变居住地,并超过一段时间的空间迁移行为。是人口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 二、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