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遵守规则 INCLUDEPICTURE "学习目标上.TIF" INCLUDEPICTURE "学习目标上.TIF" \* MERGEFORMAT 素养目标 1.增强规则意识和自律意识,养成良好生活习惯。2.自觉维护和完善规则,培养“责任意识”“法治观念”核心素养。 本课时学业要求 1.了解增强规则意识的原因,知道遵守规则,需要自律和他律。2.理解遵守规则,需要坚定地维护规则,积极完善规则。 eq \o(\s\up7( INCLUDEPICTURE "课前梳理.TIF" INCLUDEPICTURE "课前梳理.TIF" \* MERGEFORMAT ),\s\do5( )) 1.为什么要遵守规则?(P29) 只有不断增强规则意识,提高按规则办事的自觉性,才能推动社会向着有序、文明的方向发展。 2.什么是自律?自律和他律相互补充有何积极意义?(P30) (1)含义:自律就是严于律己,通过自省和慎独,不断发现并及时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 (2)意义:自律和他律相互补充,有助于我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更好地遵守社会规则。 3.我们如何坚定维护规则?(P31) 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将规则作为自己的行动准绳;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另一方面,要用恰当的方法,提醒、劝导、帮助他人遵守规则,营造遵规守纪、崇德守法的良好氛围。 4.我们如何积极完善规则?(P33) (1)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 (2)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 (3)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生活的变化,需要调整和改进。 (4)我们要关心和参与规则的改进、完善,积极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eq \o(\s\up7( INCLUDEPICTURE "课堂解析.TIF" INCLUDEPICTURE "课堂解析.TIF" \* MERGEFORMAT ),\s\do5( )) INCLUDEPICTURE "a例c.TIF" INCLUDEPICTURE "a例c.TIF" \* MERGEFORMAT 在学校,我们既要遵守《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也要时常检查自己的行为,反思自己的言行是否妨碍了他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②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③自律就是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行为,做到自觉遵守规则 ④遵守公共生活的规则是一种被迫行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题指导] 本题考查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由题干“在学校,我们既要遵守《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可知,我们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即他律;“要时常检查自己的行为,反思自己的言行是否妨碍了他人”说明我们要做到自律;题干材料要求我们把自律和他律结合起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由此可知,①②③说法正确。④说法错误。 [参考答案] A eq \o(\s\up7( INCLUDEPICTURE "课后练习.TIF" INCLUDEPICTURE "课后练习.TIF" \* MERGEFORMAT ),\s\do5( )) INCLUDEPICTURE "三角.TIF" INCLUDEPICTURE "三角.TIF" \* MERGEFORMAT 基础巩固 1.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而真正的自律,是心中有规则、心中有纪律、心中有法律。下列同学的做法体现了自律的是( D ) ①小红在公共场所有礼貌、讲文明 ②小阳过马路时为抄近道而翻越栏杆 ③小静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④小欢乘坐公交车、购物时自觉排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根据教材知识和题干可知,①③④正确;过马路时为抄近道而翻越栏杆的做法是缺乏自律的表现,是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②错误。故本题选D。 2.今天,我们享受着列车提速、高铁联网、硬件设施不断升级的优越条件,但文明素质的“考场”无处不在。能否在内心树立起对规则和公德的敬畏、对公共环境的责任完全取决于每个人的自律。自律就是( A ) 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