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4130545
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11-1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28次
大小:201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张
第四
,
单元
,
家乡文化生活
,
教学设计
,
2025-2026
,
学年
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设计 以“探家乡文化,铸文化认同”为核心,立足“语文生活化”理念,通过“调研感知—文本赏析—实践创作”的递进教学,引导学生挖掘家乡文化(习俗、技艺、人物等),将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避免单向讲授,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理解家乡文化价值,增强文化自信与归属感。 二、核心素养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学习捕捉家乡文化中的典型场景与细节,掌握“记叙+抒情+议论”的文化散文写作手法,积累“乡土气息”的鲜活语言,提升文本解读与表达能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调研家乡文化现状(如传统技艺传承、习俗变迁),培养辩证思维;对比不同地区文化差异,提升分析与归纳能力,形成对“文化多样性”的认知。 审美鉴赏与创造:赏析家乡文化中的美(如建筑美、技艺美、人情美),体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审美特质,尝试用文字、影像等形式展现家乡文化之美,提升审美创造能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家乡文化与地域精神的关联,认识家乡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独特价值,树立“保护与传承家乡文化”的意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开展家乡文化调研(确定主题、设计问卷、采访记录);赏析单元文化散文,掌握“以小见大”展现文化的写作技巧。 难点:引导学生挖掘家乡文化的深层内涵(如习俗背后的价值观、技艺承载的精神);将调研成果转化为有温度的文字,避免内容流于表面。 四、教学方法及准备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营造家乡文化氛围)、调研实践法(引导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法(深化交流分享)、多媒体辅助法(呈现文化素材)。 教学准备:制作课件,包含各地家乡文化图片(如老建筑、传统技艺)、单元范文片段、调研方法微课;印发“家乡文化调研手册”“文本赏析任务单”;准备家乡文化相关纪录片片段(如《记住乡愁》)。 五、教学过程(共3课时,以“调———赏析—创作”为主线) (一)情景导入:唤醒记忆,走近家乡文化 素材呈现:课件播放“家乡文化混剪视频”———老街上的糖画艺人、庙会里的舞龙舞狮、外婆手织的毛衣、村口的老槐树,配文“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关于家乡的符号,它藏在味蕾里、记忆里,更藏在文化的血脉里”。 互动提问: “同学们,提到家乡,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是妈妈做的家常菜,还是村口的老戏台?这些看似普通的事物,背后都藏着家乡独特的文化。这节课开始,我们一起走进‘家乡文化生活’,挖掘这些符号背后的故事与价值。” 单元概览:简要介绍单元目标———通过调研家乡文化、赏析文化散文、创作家乡主题作品,学会发现家乡之美、理解家乡文化、传承家乡精神,为后续学习明确方向。 (二)初读感知:调研方法指导,开启文化探索 1.明确调研主题,确定方向 小组讨论:“家乡文化包含哪些方面?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开展调研?” 师生共同梳理调研方向:①传统习俗(节日庆典、婚丧嫁娶);②传统技艺(手工编织、特色美食制作);③文化地标(老建筑、古树、纪念馆);④家乡人物(非遗传承人、乡村教师、老匠人)。 学生分组,确定本组调研主题(如“家乡的端午习俗”“老街糖画技艺调研”),填写“调研主题申报表”,明确调研对象、目的与初步计划。 2.学习调研方法,掌握技巧 问卷设计:教师结合示例(如“关于家乡端午习俗的调查问卷”),指导设计原则———问题要具体、简洁,涵盖“认知、行为、态度”三方面(如“你家端午会包粽子吗?”“你认为端午习俗有必要传承吗?”)。 采访技巧:播放“采访微课”,强调关键点———提前准备采访提纲(问候语、核心问题、结束语);尊重采访对象(如采访老人时语速放缓、耐心倾听);及时记录(文字+录音,重要细节标注)。 资料收集:推荐渠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辽宁省七校协作体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2025-11-13)
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第一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2025-11-13)
云南省昆明市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联考卷(三)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2025-11-13)
湖北省2026届高三上学期11月阶段性训练语文试卷(含答案)(2025-11-13)
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2025-11-13)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