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33619

第9课 辛亥革命 课件(共32张PPT+视频)

日期:2025-10-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4次 大小:9483094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9课,辛亥革命,课件,32张,PPT+,视频
  • cover
(课件网) 课前回顾 2.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_____。其政治纲领为“_____,_____,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被阐发为三民主义即“_____”“_____”“民生”,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同盟会机关报是_____。 3.1906年,同盟会发动_____;1907年夏,光复会会员_____发动安庆起义;1911年,广州_____虽以失败告终,但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萍浏醴起义 徐锡麟 黄花岗起义 1.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_____,提出“_____”的宗旨。_____年,孙中山准备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后失败。 振兴中华 1895 兴中会 同盟会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民族 民权 《民报》 第9课 辛亥革命 学习目标 1.◎时空观念 通过观看视频、分析地图,梳理武昌起义的时间、地点以及过程,分析辛亥革命后各省纷纷起义的主要原因; 2.◎史料实证 阅读教材,梳理中华民国建立的相关信息,理解其对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的重要意义,阅读《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相关内容,理解其重要意义; 3.◎历史解释 通过梳理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的过程,能够合理阐释辛亥革命的局限性。通过二次革命,了解孙中山等人为维护共和所做的努力; 4.◎家国情怀 通过了解革命党人在武装起义中的英勇事迹,感受他们为国为民、敢于牺牲的奉献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重难点 重点 新课导入 上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展现武昌起义情节的纪念性浮雕。作为国家级的纪念碑为何选择武昌起义这一历史事件呢? 一、武昌起义 一、武昌起义 1.背景 (1) (2) 一、武昌起义 2.经过 1911 (1)爆发 (2)取得胜利 (3)成立湖北军政府 一、武昌起义 黎元洪作为清王朝旧官僚,摇身一变却成为了革命党人的高阶领袖,这反映了革命党的什么问题? 革命党人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革命的不彻底性。 3.胜利发展 二、中华民国建立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中华民国建立 (1)时间 (2)临时大总统 (3)国号 (4)纪年 (5)机构 (6)意义 亚洲第一个 资产阶级 民主共和国 中华民国五色旗 【拓展问题】观察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归纳其换算公式。 公元纪年 民国纪年 1912年 民国元年 1913年 民国二年 1914年 民国三年 1915年 民国四年 1916年 民国五年 …… …… 中华民国二十三年 (2)如图所示股份凭据上的时间是公元多少年? 1934年 算一算:(1)民国八年是公元多少年? 1919年 小提醒:民国纪年只适用于公元1912年至新中国成立前这段时间。 民国 年 =公元纪年-1911 公元 年 =民国纪年+1911 二、中华民国建立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孙中山未直接参与武昌起义,为什么被选为临时大总统? (1)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在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在资产阶级革命派中享有极高的威望。 (2)辛亥革命的胜利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多年宣传和斗争的结果。 二、中华民国建立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二、中华民国建立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制定现场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内容 ① ④ ② ③ 主权在民 自由平等 三权分立 二、中华民国建立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二、中华民国建立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 评 价 ①历史意义 ②局限性 二、中华民国建立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三、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与二次革命 袁世凯(1859年-1916年) 袁世凯(1859-1916年),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北洋军阀领袖。 袁世凯清末新政期间积极推动近代化改革,是大地主大买办资产阶级政治代表。早年发迹于朝鲜,归国后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军。在辛亥革命前的十几年中,他以叛卖维新派而获得慈禧太后的信任,以血腥镇压义和团和出卖主权而博得帝国主义的欢心,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