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达旗三中(达旗一中分校区)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 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试题 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Fe-56 Cu-64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点燃条件下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的过程不自发 B. 常温下冰融化成水是自发放热过程 C. 液态水转化为水蒸气是熵增过程 D.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是自发熵增过程 2.下列根据反应原理设计的应用错误的是 A.C+H2OHC+OH- 用热的纯碱溶液清洗油污 B.Al3++3H2OAl(OH)3(胶体)+3H+ 明矾净水 C.TiCl4+(x+2)H2O(过量)TiO2·xH2O↓+4HCl 制备TiO2纳米材料 D.SnCl2+H2OSn(OH)Cl+HCl 配制氯化亚锡溶液时加入氢氧化钠 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中和滴定时盛待测液的锥形瓶中有少量水对滴定结果无影响 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 C.滴定时,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右手握持锥形瓶,边滴边振荡,眼睛注视滴定管中的液面 D.称量时,称量物放在称量纸上,置于托盘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 4.已知HA的酸性比HB的弱,在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NaA和NaB混合溶液中,下列排序正确的 A.c(OH-)>c(HA)>c(HB)>c(H+) B.c(OH-)>c(A-)>c(B-)>c(H+) C.c(OH-)>c(B-)>c(A-)>c(H+) D.c(OH-)>c(HB)>c(HA)>c(H+) 5.下列事实(常温下)不能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的是 A.的醋酸中氢离子浓度为 B.醋酸溶液能溶解碳酸钙 C.醋酸溶液中同时存在与 D.同物质的量浓度醋酸的导电性弱于盐酸 6. 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下列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O3-、 B.、、、HCO3- C.、、、NO3- D.、NH4+、、NO3- 7. 下列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A.熔融状态下NaHSO4的电离:NaHSO4=Na++H++SO42- B.H2CO3的电离:H2CO32H++CO32- C.Fe(OH)3的电离:Fe(OH)3 Fe3++3OH- D.水溶液中NaHSO4的电离:NaHSO4=Na++HSO4- 8. 90 ℃时,水的离子积Kw=3.8×10-13,则此温度时纯水的pH A.等于7 B.大于7 C.小于7 D.等于8 9.汽车尾气净化中的一个反应如下:NO(g)+CO(g)N2(g)+CO2(g) ΔH=-373.4 kJ/mol。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条件,下列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 10.某温度下,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以下反应:2X(g)+Y(g)Z(g)+W(s) ΔH>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 A.在容器中加入氩气,反应速率不变 B.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 C.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D.将容器的容积缩小,可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11. 常温下,将pH=8的NaOH与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氢离子浓度最接近 A.(1×10-8-5×10-10)mol/L B.(1×10-8-5×10-10)mol/L C.(1×10-14-5×10-5)mol/L D.2×10-10mol/L 12. 下列几种情况对中和滴定结果无影响的是 A.盛待测液的锥形瓶先用待测液润洗 B.滴定管尖嘴部分在滴定前有气泡 C.滴定管在滴定前未将液面调在“0”刻度处,而是调在“2.40”刻度处 D.滴定到达终点时,视线高于滴定管内凹液面的最低点 13. 已知常温下,2mol/L的一元酸HA溶液中c(H+)为:2×10-4mol/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常温下,HA的电离常数约为2×10-8 B.NaA可以和盐酸发生反应:HCl+NaA=NaCl+HA C.该条件下,体系中HA的电离度是1% D.向2mol/L的HA溶液中加入少量2mol/L的NaA溶液,HA的电离程度减小 14.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现象与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含有酚酞的溶液中加入少量固体,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溶液红色变浅 证明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B 用广泛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性 测得溶液 溶液呈酸性,证明在水中的电离程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