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39879

【课堂无忧】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情境化教学课件)统编版(2024)八上

日期:2025-11-1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1次 大小:1532705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情境,2024,统编,教学课件,课堂,鸦片战争
  • cover
(课件网)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八年级历史 上册·统编版2024 情境导入 看完视频请大家说说你的感受,这些文物的流失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呢?让我们进入本课的学习。 学习目标 学生能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间、战争结果及俄国割占领土史实。能说出《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其对中国主权的破坏。理解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影响。(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通过史料分析英国在中国贸易状况,认识战争本质。结合地图归纳列强侵略路线及领土割让范围,培养历史空间思维。通过表格比较两次鸦片战争,理解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史料实证、时空观念) 通过圆明园文物流失、领土割让史实,增强民族危机意识和维护国家主权的责任感。从 “落后就要挨打” 的历史教训中,树立以史为鉴、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家国情怀) 1 3 2 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探究新知 壹 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贰 叁 俄国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壹 英法在鸦片战争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为何这么短的时间内又找借口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呢? 材料一:我已为他们(英国资产阶级)的生意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这个世界是这样的广阔,倾兰开厦全部工厂的出产也不够供给她一省的衣料 。 ———英国海军将领璞鼎查(1844年) 贸易额 (英镑) 时间 1852年 1845年 2359000 1846年 1848年 1853年 1854年 1855年 1200000 1445950 2508599 1749597 1000716 1122241 状况: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贸易进入长期停滞状态,英国打开中国市场的目的没有实现。 材料二:19世纪中期英国对华贸易额 一、背景 英国在华贸易在1846年出现下降趋势,直到1856年前夕,也未能恢复到1845年前的水平。这一情况的形成,既有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对英国商品的抵制,也有鸦片贸易的迅速增长对其他商品销售的排斥。 ———王先明《中国近代史》 我们的棉纺织品在中国滞销的原因是因为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我们在中国享受的特权太少。 必须再一次教训中国人! 原因: ①中国自然经济抵制; ②鸦片输入和白银外流削弱了中国购买力。 一、背景 要求修约:开口岸,增特权 担心威胁统治、断然拒绝 1854年和1856年,英法两国两次向清政府提出修改《南京条约》的要求: (1)要求中国全境开放,至少长江水域允许外商自由航行; (2)鸦片贸易合法化; (3)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等。 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矛盾激化 中国 英法 英 法 一、背景 (英国)亚罗号事件 (法国)马神甫事件 “亚罗号”是一艘中国走私船,曾在香港注册,已经过期。1856年10月,广东水师在黄埔搜捕了船上的几名海盗和涉嫌船员。英国驻广州代理领事硬说“亚罗号”是英国船,要求中国方面释放被捕人员,并谎称中国士兵扯落英国国旗,要求向英方赔礼道歉。两广总督叶名琛为避免事态扩大,同意释放被捕人员,但拒绝道歉。这就是所谓的“亚罗号事件”。 相关史事 “马神甫”名马赖,法国天主教神父。他从广州非法潜入广西西林传教,为非作歹,1856年2月被当地官员逮捕处死。这就是所谓的“马神甫事件”。 相关史事 如果没有“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会不会发生? 借口 一、背景 阅读课本第11页,结合形势图简单讲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概况 1856年10月 1857年 1858年 签订《天津条约》、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第一阶段:(1856年-1858年) 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 英国和法国联合出兵,攻陷广州 英法联军北上,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 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 二、经过 天津 烟台 镇江 江宁 汉口 九江 汕头 琼州 淡水 营口 4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