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41835

1 春(情境任务分层作业)(原卷+解析卷)

日期:2025-10-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7次 大小:2245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情境,任务,分层,作业,原卷,解析
    第1课 《春》情境任务分层作业 当第一缕春风掀开柳帘,当桃花在枝头酿出粉霞,我们的 "春之语文学园" 实践活动正式启程!让我们以草木为课本,采撷沾着晨露的诗句;以眼眸作镜头,定格 "红杏枝头春意闹" 的鲜活;用笔尖流淌春风,在研学路上书写属于我们的春日诗行———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的语文任务! 【第一关:读美文·基础积累】 1.小文同学在阅读朱自清的《春》时,十分喜欢下面这段描述并将其摘抄下来,请你赏读并完成相关任务。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kē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缭亮地响。 (1)小文对语段中字音字形不是很确定,请你帮她写字或注音。 ( )巢 应和( ) (2)在摘抄过程中,小文由于粗心抄错了一个词语,请你找出来并改正。 ( )改为( ) (3)下列选项中,与语段画线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B.漫天飞舞的樱花,仿佛洁白的雪精灵在空中欢快地跳动。 C.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D.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 (4)“吹面不寒杨柳风”语出南宋志南和尚的诗,“杨柳风”指_____ 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1)小草 (偷偷 慢慢)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2)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 (笼着  盖着)一层薄烟。 (3)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 (反衬 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3.文学常识填空。 朱自清(1898—1948),原名 ,号 ,字 ,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朱自清的创作以散文成就最高。其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练,文笔清丽,极富真情实感。著有诗文集《 》,散文集《 》《 》《 》等。 【第二关:品美文·春之赞歌】 4.为增加活动的趣味性,让同学们享受春之美,小荣和小德写出了两例品味春天的诗句作为示例。请你仿照示例,补全相关内容。 【示例一】春天的雨:沾衣欲湿杏花雨,你品,春天的雨下得多么温柔。 【示例二】春天的水:一池春水绿如苔,你瞧,春天的水绿得多么执着。 (1)春天的花:日出江花红胜火, (2)春天的风:春风又绿江南岸, 5.小文在“读春、颂春”读书环节写下了这样一段感受。请按要求完成题目。 春天,像五线谱里的一个音符,刚一弹响,就拨动了人们的心弦;春天,像笔架上的一支画笔,刚一描摹,就绘出动人的美景;春天,像高举的一支号角,刚一吹响,就演奏出蓬勃向上的旋律;春天,【甲】_____。 春天,总让我们向往,总让我们感受到希望。走进春天,我们看到了春天的美景,读到了春天的美文,感悟到了人生的哲理。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培养了能力。【乙】“_____”,正处于人生春天的我们,凡事要早做打算,把握开头。只有在年轻的时候辛勤劳动、努力学习,才不枉青春。 (1)仿照画波浪线句子,在【甲】处横线上再仿写一个句子,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 (2)根据文段语意,请在【乙】处横线上补写一句俗语。 6.重音,指朗读时为适应传情达意的需要,对语句中的某些词或短语以重读的形式加以强调。请参照示例,为下面语句标注两处重音,并简述理由。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理由:“瞧去”读重音,强调欢欣之情;“满是的”读重音,强调春草的蓬勃旺盛。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理由: 同学们,当韩愈笔下 "天街小雨润如酥" 的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