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43566

八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整本书阅读《红岩》课件+教案+学案

日期:2025-10-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4次 大小:965227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本书,阅读
    (课件网) 《红岩》整本书阅读 新知导入 谁认识他?他在哪里? 小萝卜头的故事 小萝卜头,这个在我们课文中出现过的名字,宋振中便是他真实的名字。年仅8岁,他在特务的手中残忍地失去了生命,而新中国的成立距离他牺牲仅有24天,他也因此成为我国历史上最年轻的烈士。 小萝卜头是宋绮云和徐林侠的最小儿子。宋绮云与徐林侠都是坚定的共产党党员,参与了革命斗争。宋绮云,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被党组织派往西安,积极投身抗日救国的工作。宋绮云的妻子,徐林侠,亦是一位非凡的女性。她除了照顾家庭,还积极筹办妇女救国会,协助丈夫为革命事业贡献力量。一次秘密任务中,宋绮云的身份被泄露。特务们用一封假电报将他诱骗回家,并在家门口将其秘密逮捕。此时,徐林侠刚刚生下了小萝卜头。她带着孩子四处寻找丈夫,几个月过去,却没有任何消息。最终,特务们得知她曾参与组织救国会,于是决定将她也一同抓捕。她被要求携带衣物前往西安,虽然知道这是个陷阱,但她仍然带着年幼的宋振中前去。可惜,他们并没有见到宋绮云,反而被关押在重庆的女牢里。年仅八个月的宋振中,从此开始了长达八年的监禁生活。重庆的女牢阴暗、潮湿、狭小,常年不见阳光,靠近牢门的地方常年弥漫着令人窒息的臭气。牢房里的食物也远不能称作正餐,通常是发霉的米糠和腐烂的菜叶煮成的糊状汤水。他在监狱中日渐消瘦,四肢瘦弱,唯有头部特别大,难友们心疼不已,便亲切地给他取名“小萝卜头”。 小萝卜头渴望外面自由的天空,渴望和同龄的孩子一样能在阳光下奔跑,能够接受教育。于是,徐林侠向监狱提出请求,希望能让小萝卜头去外面读书。虽然这个请求被冷漠拒绝,但为了孩子的梦想,监狱里的其他囚犯们纷纷发起了绝食抗议,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监狱最终同意让小萝卜头在监狱内接受教育,并指派了黄显声将军担任他的老师。 小萝卜头在监狱里逐渐获得了相对自由的活动空间,并开始为党组织传递情报,成为监狱中党组织的小小通讯员。解放战争的胜利步伐不断加快,蒋介石的反动政权已无立足之地。于是,他下令将一批政治犯秘密处决,小萝卜头一家也在其中。1949年9月6日,年仅8岁的小萝卜头在监狱中遭到特务的秘密处决。特务们将他们的尸体掩埋在被关押的小屋里,为了掩盖罪行,还在地上浇上了水泥。 重庆解放后,当小萝卜头的遗体被挖掘出来时,他那双小手依旧紧紧地握着在狱中老师送给他的半截铅笔。那支铅笔是他八岁生日时,黄显声老师送给他的唯一礼物,之前的小萝卜头一直用树枝在地上写字,直到这支铅笔来临,他才知道铅笔是什么。 小说《红岩》是这样描述他的: 小萝卜头是个九岁多的孩子,头长得很大,身子却很纤瘦。他身上穿的衣服,还是两年前妈妈给他缝的,现在穿起来仍有点嫌大。他太不肯长了,只像个五六岁的孩子。他的手又薄又小,脚也只有一点点大,可是他的头却发育得比较正常,和身子不相称,显得异常大。看见他的人,都爱摸着他可爱的脑袋,叫他“小萝卜头”,连爸爸妈妈也这样叫他。 今天我们就跟随“小萝卜头”,走进《红岩》,去看看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那些关押在监狱的共产党员,是如何在铁窗之下坚守信念的。 《红岩》整本书阅读 学习目标 1.初步感知革命先烈的英雄形象和崇高精神,感受特定历史环境下人物的精神美。 2.体会革命话语的力量和人物语言的特色 3.梳理关键信息,理解环境与人物的关系 4.认识“小萝卜头”“江姐”等人物形象,感知渣滓洞、白公馆监狱环境的残酷,体会“红岩”精神内涵; 5.体会作品封面的象征意义,理解革命者在极端环境下的信念与选择。 新知讲解 封面上“红岩”这两个字,是从魏碑中选出的字。字体棱角分明、斩钉截铁,端庄浑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