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4课 希腊城邦 和亚历山大帝国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起源:古代希腊文明 古代希腊地理范围大致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半岛西岸、黑海沿岸、意大利南部以及西西里岛等地区。P16 说说古代希腊的地理环境怎么样? 这些特点会给希腊带来怎样的影响? 各地交通 联系不便 阻碍统一 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 航海业和海外贸易 海洋文明 兴衰:古代希腊文明 阅读课本p16页,找到古希腊文明的发展的三个时期,完成左侧时间轴的绘制。 爱琴文明 荷马时代 城邦时代 公元前2000年 公元前1200年 公元前8世纪 公元前6世纪 克里特文明 迈锡尼文明 城邦概念: 城邦特点: 城邦代表: 小国寡民 以一个城市或市镇为中心,把周围的农村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小国 雅典、斯巴达 最大 斯巴达8400平方千米,只有今北京市面积的一半;雅典的面积只及北京市的1/7。普通城邦一般方圆不过数十里,居民不过万余人。 ———朱龙华《世界历史》 兴衰:古代希腊文明 希腊城邦居民分为 公民 非公民 外邦人 奴隶 权利与义务 公民与非公民关系 希腊城邦居民分为公民和非公民 参与统治(成年男性公民)、占有土地、 参加文体活动、参军打仗 外邦人是自由人,但没有政治权利,不能占有土地。奴隶几乎没有任何权利和自。 公民与非公民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二者界限分明,非公民转化为公民,极为困难。 城邦代表:斯巴达 斯巴达以其严酷纪律、独裁统治和军事强悍而闻名。斯巴达的居民分为三部分,即有公民权的斯巴达人,自由人和奴隶(希洛人)。斯巴达人为加强统治,从小强化军事训练,被培养成纪律严明、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战士。男孩到12岁编入少年队,不许穿鞋,无论冬夏只穿一件外衣,睡在草编上,平时食物很少。满20岁后,斯巴达男青年正式成为军人。30岁成亲,但每天还要参加军事训练。60岁时退伍,但仍是预备军人。斯巴达女孩从事体育锻炼,学习跑步、竞走、掷铁饼、搏斗等。 军事著称的斯巴达 一个斯巴达母亲送儿子上战场时,不是祝他平安归来,而是给他一个盾牌,说:“要么拿着,要么躺在上面。” 城邦代表:雅典 民主著称的雅典 雅典城邦位于希腊中部,经过几次改革后,雅典建立了民主政体,经济发达,国力强盛,一度成为200多个城邦的盟主。 阅读课本p18和20页,梳理雅典民主政治的三次改革历程。 公元前594年 梭伦改革 财产四等级制 四百人会议 公元前509年 克利斯提尼改革 五百人会议 陶片放逐法 前5世纪中后期 伯里克利改革 雅典全盛 民主政治高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城邦代表:雅典 根据教材18页内容,找到伯里克利改革的主要内容。 扩大公 民权力 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使每一名公民都有参政的机会;代表各地的十个主席团轮流主持城邦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这些主席团由各地抽签产生,主席团主席也经抽签产生; 最高权力机构 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 建立津贴制度 为了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伯里克利还建立了津贴制度。 但是真的每一位公民都能够参与吗? 城邦代表:雅典 奴隶 20万 外邦人 3.2万 雅典本邦人16.8万 公元前431年 雅典居民结构比例 (根据吴于廑主编《世界史》) 成年男性 非公民(被统治者) 外邦人 奴隶 妇女 儿童 公民(统治者) 局限性:在雅典,妇女、未成年人、外邦人和奴隶无权享受民主政治的权力 成年男性公民约4万 局限:奴隶制基础上的少数人的民主政治 积极: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政治遗产 崛起:亚历山大帝国 马其顿 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边陲的马其顿成为军事强国,并征服希腊各邦。 公元前334—公元前32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历经10年征战,建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