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全书逻辑框架的大思路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哲学与文化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第九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辩证唯物论 唯物辩证法 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社会历史观 人生价值观 不忘本来 吸收外来 面向未来 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文化 哲学概论 2025.09.25 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6.1价值与价值观 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课程标准与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选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奋斗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科学精神 明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分辨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误的,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坚定理想信念,以负责任的态度和行动促进社会和谐,从而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公共参与 在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社会做贡献。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创造幸福人生。 课程标准 理解价值观对人们行为的导向作用,探寻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价值观的形成与时代和环境密切相关;解析价值观差异与冲突产生的社会根源,能够进行合理的价值潘安和行为选择。 自主学习任务 1、什么是价值和人的价值,它们有何不同?★★★ 2、人的价值的内容是什么?如何评价一个人的价值?★★★ 3、什么是价值观,价值观有何导向作用?★★★★★ 4、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重要意义和要求。★★★ 要求:学生熟读课本71-75页,独立在课本标出,5分钟的熟悉 展示材料:“朱彦夫简介: 88岁,长津湖战役幸存者,曾荣获“时代楷模”“人民楷模”等荣誉称号。 14岁参军,先后10次负伤,3次立功。在朝鲜战场上,他所在连队当时与敌军在零下30多度的恶劣天气里血战了三天三夜,身负重伤,昏迷93天; 24岁挑起村支书重担,带领全村整山治水,向贫困宣战;66岁用残肢抱笔写就近60万字自传体小说。 核心议题:新时代青年应如何确立人生价值坐标? 子议题1:从“‘人民楷模’朱彦夫”看人的价值 子议题2: 从朱彦夫的人生选择看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子议题3:从朱彦夫追求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议学探究1: 保家卫国、带领村民脱贫、文学创作、精神激励等 人民需求 满 足 物的价值 国家、人民的需要 保家卫国、带领村民脱贫、文学创作、精神激励等 满 足 社会对他的贡献充分肯定,授予“人民楷模”的国家荣誉称号 朱彦夫 满 足 个人需要 人的价值 结合课本和材料回答: 1.什么是价值?人的价值是什么? 2.从朱彦夫的人生看如何体现“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 子议题一:价值的内涵———从朱彦夫的人生看人的价值 一、人的价值 事物的属性 满 足 人的需要 物的价值 ① ② 注意: ①价值是一种关系。物的属性和主体(人)的需要是构成价值的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 ②“客体-事物” 既包括物质现象,也包括精神现象。 ③哲学上的价值与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的关系: 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议学小结 1.价值的含义:哲学上的价值是指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 保家卫国、脱贫、著书 人民楷模 人的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但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 人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个人对社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