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45195

第6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课件(任务驱动教学)

日期:2025-11-0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1次 大小:8421519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6课,战国,时期,社会,变革,课件
  • cover
(课件网) 从“卑秦”到“强秦” 夏 商 西周 春秋 东周 前221年 前770年 前476年 前475年 战国 “春秋是一个英雄辈出、群雄逐鹿、诸侯争霸的时代。” ———《中国通史·第一卷》 2、手工业规模扩大,分工更细致 3、商业活动活跃 1、农业发展:铁犁牛耕出现 2、手工业分工更细致 3、商业日益发达,货币流通广泛 1、农业:铁犁牛耕进一步推广 第六课 战国时期的的社会变革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255年)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1.了解战国七雄、商鞅变法和都江堰的修建相关基本史实,理解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认识到秦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中国先民们的智慧和创造力,培养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信心。 对比春秋后期与战国初期的形势图,你能看出什么变化呢?何为七雄? 一.战国七雄———诸侯变(军事) 春秋 战国 前476年 前770年 前475年 前221年 春秋形势图 诸侯兼并 三家分晋 田氏代齐 1、变化———诸侯国数量不断减少:齐楚秦燕赵魏韩(战国七雄) 东南西北到中间(按方位口诀记忆) 任务一:找出战国时著名的三大战役及典故,谈谈战国时期的战争有哪些特点,其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时期 著名战役 参战兵力 时间 交战区域 典故 春秋 城濮 之战 楚军约4万 晋军约3万 一天 城濮 战国 齐军约8万 魏军约8万 一年 邯郸、桂陵 齐军约10万 魏军约10万 今郯城、莘县、大名、鄄城、范县、濮县等 秦军约60万 赵军约45万 三年 长平 材料: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 桂陵之战 马陵之战 长平之战 围魏救赵 减灶计 离间计 规模最大,加速了秦统一中国的进程 ①战争规模大 ②参战兵力多 ③持续时间长 ④交战区域广 ⑤战争惨烈、残酷 争霸 兼并 战国时期战争性质: 诸侯国数量减少,小国不断被大国兼并 历史发展趋势:由分裂走向统一 探究:从春秋到战国的战争,带来了什么影响?反映当时的历史趋势是什么? 消极: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给社会经济带来巨大破坏。 积极:促进国家统一、民族交融和政治改革。 一个奴隶主的烦恼 公田 荒地 荒地 荒地 荒地 私田 私田 私田 私田 将新垦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 封建地主 奴隶主 奴隶 农民 封建剥削方式出现 新兴地主阶级为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掀起变法运动。 我是一个奴隶主,由于铁器牛耕的推广,原来500人耕种的土地现在只需要300人就够了,剩下的200人我该让他们做什么呢?我可不想让他们白吃饭不干活。   由于铁器牛耕的使用,我开垦的荒地越来越多,私田面积越来越大,我现在是越来越富有了,但奴隶们劳动强度也更大了,他们怠工、逃跑、破坏工具。这可大大影响了我的收成,我该怎么办呢?   我虽然已成为了大地主,但是我的所有土地都是非法的。我是吃不好睡不好,时刻担心土地变没了。我急切盼望着私田的合法化! 铁器牛耕的使用 给予奴隶人身自由、出租土地 (一)背景 ①经济: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②政治:新兴地主阶级势力增强,要求政治上掌权; ③军事:诸侯渴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④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邹忌改革 吴起变法 乐毅改革 李悝变法 胡服骑射改革 申不害变法 商鞅变法 奴隶主 奴隶 地主 农民 土地、工具 交税 根本原因 二、商鞅变法———政治变 改革顺应社会潮流,是大势所趋。 二、商鞅变法———政治变 制作历史人物卡片 名字: 生卒: 出生地: 学派: 地位: 事迹: 结局: 商鞅 姬姓,公孙氏,名鞅, 又称卫鞅、 公孙鞅。 约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38年 卫国人(今河南) 法家 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军事家 “少好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