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镁条燃烧的现象中,能说明它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放出大量的热 B.有耀眼的白光 C.有白色固体生成 D.固体不断减少 2.下列关于酒精灯使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酒精灯内酒精的量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B.用火柴点燃酒精灯 C.用酒精灯的内焰加热 D.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 3.如右图,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当缓缓向外拉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瓶中液面上升 B.注射器内有液体 C.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D.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4.实验小组用下图实验探究人体吸入和呼出气体成分含量的差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根据实验1现象,得出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的低 B.实验2吸气需要打开右边软管夹、关闭左边软管夹 C.实验2通过几次呼吸后,烧杯B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实验2中玻璃管4的作用是调节压强 5.下列叙述属于氢气化学性质的是 A.无色 B.无臭 C.难溶于水 D.能燃烧 6.托盘天平调零后,在右盘衬纸上放置食盐固体,左盘衬纸上放置1个10g砝码,游码标尺示数如下,此时天平平衡。则被称量的食盐的质量为 A.2.7g B.7.3g C.10.0g D.12.7g 7.春天来了,自然界一派勃勃生机,在以下所描述的春天景色中,只包含物理变化的是 A.草长莺飞 B.百花齐放 C.冰雪消融 D.雨后春笋 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固体 B.吸取药液 C.熄灭酒精灯 D.取用固体粉末 9.某同学点燃硫时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该同学打算用澄清石灰水检验该气体的成分。这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提出问题 B.形成假设 C.设计并实施实验 D.形成结论及模型建构 10.某同学利用如右图创新实验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探究。当蜡烛燃烧约1分钟后,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U型管内附着大量水雾。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B.该实验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CO2和H2O C.该实验说明蜡烛中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D.该创新实验现象明显,便于观察 11.李明同学在做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时,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他惊奇地发现蜡烛又能重新燃烧起来。由此,他大胆地做了一个推测,此白烟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棉线 D.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12.仅用下列装置,不能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是( ) A. B. C. D. 二、非选择题 13.实验室化学试剂取用规则 (1)安全原则:不能 试剂,不要 试剂(特别是气体)的气味,不得 试剂的味道。 (2)节约原则: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试剂,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一般按最少量( )取用,固体只需 。 (3)处理原则:实验剩余试剂既不能 ,也不能 ,更不能 ,要 。 14.取用药品时,试剂瓶塞拿下应倒放在桌上,取液体药品时,瓶上的标签应向着 ,瓶口应紧挨容器口,缓慢地倒进容器中。取完药品后,要立即盖紧瓶塞,把瓶子放回原处,并使标签 放在实验台上。 15.化学变化 (1)定义: 的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2)外观特征:常表现为 、 、 等,并伴随着 的变化,常表现为放热、吸热、发光等。 (3)分析: 实验 现象(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 物质成分 变化前 变化后 实验3:氢氧化钠+硫酸铜 实验4:大理石+稀盐酸 16. 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做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 ,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化学变化不但生成其他物质,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17.化学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 (1)“三不原则”:不能 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 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不得 任何药品的味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