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本章归纳总结 北师大版 八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了解命题的概念与命题的结构. 2.进一步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三角形外角定理等推论. 3.体会证明的必要性,发展推理能力. 4.掌握证明的过程与书写格式. 知识构架 证明 命题 分类 结构 条件 结论 真命题 假命题 定理 推论 公理 反例 证明 应用 平行线 判定 性质 考点一 定义与命题 定义与命题 定义:对名称和术语的含义加以描述,作出明确规定 命题 定义:_____一件事情的句子 组成:由_____和_____两部分组成 形式:“如果……那么……”的形式 分类 _____ _____ 判断 条件 结论 真命题 假命题 定理与证明 公理:公认的_____称为公理 定理:经过_____的真命题称为定理 证明 概念:_____的过程称为证明 真命题的证明 形式:因为……所以…… 依据:定义、基本事实、定理、推论等 假命题的证明:_____ 真命题 证明 演绎推理 举反例 符合命题条件,但不符合命题结论的例子 例1 下列语句不是命题的是( ) A.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B.角是几何图形 C.对顶角相等吗 D.两个锐角的和是一个直角 C 疑问句不是命题 【归纳】不是命题的形式: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 例2 对于命题“若a2>b2,则a>b”,下面四组关于a,b的值中,能说明这个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 A.a=3,b=2 B.a=-3,b=2 C.a=3,b=-1 D.a=-1,b=3 举反例 a2>b2,a≤b a>b a>b a2<b2 B 考点二 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平行线的判定定理 平行线的性质定理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a∥b,∴∠1=∠2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b,∴∠3=∠2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a∥b,∴∠2+∠4=180°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2,∴a∥b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2,∴a∥b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2+∠4=180°,∴a∥b 互逆 例3 如图,在△ABC中,点D,E,F分别在边BC,AB,AC上,下列不能判定DE∥AC的条件是( ) D A.∠3=∠C B.∠1+∠4=180° C.∠1=∠AFE D.∠1+∠2=180° 同位角相等,DE∥AC 同旁内角互补,DE∥AC 内错角相等,DE∥AC 同旁内角互补,EF∥BC 例4 如图,AB∥CD,∠C=110°,∠B=120°,则∠BEC等于( ) A.110° B.120° C.130° D.150° C 分析:过点E作EF∥AB 1 2 F EF∥AB∥CD ∠B+∠1=180°,∠C+∠2=180° ∠B+∠BEC+∠C=360° 例5 如图,直线AB∥ED. 求证:∠B+∠D=∠BCD. 证法一:如图,过点 C 作 CF∥AB . ∴∠ B =∠ BCF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 AB∥ED (已知) , ∴ ED∥CF (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 ∴∠ D =∠ FCD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 ∴∠ BCF +∠ FCD =∠ B +∠ D (等式性质) , 即∠ BCD =∠ B +∠ D. F 例5 如图,直线AB∥ED. 求证:∠B+∠D=∠BCD. 证法二:如图,延长 BC 交 DE 于点 G. ∵ AB∥DE (已知) , ∴∠ B =∠ CGD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 ∵∠ BCD 是△ CDG 的一个外角 (外角定义) , ∴∠ BCD =∠ CGD +∠ D (三角形的外角定理 1 ) , ∴∠ BCD =∠ B +∠ D (等量代换) G 随堂演练 1.如图是一副三角尺拼成的图案,则∠AEB的度数为( ) A.105° B.90° C.75° D.60° C 2.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 A.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钝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C.若实数a,b满足a2=b2,则a=b D.若实数a,b满足a<0,b>0,则ab>0 A 3.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 A. 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一定经过原点 B. 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 C. x轴上的点的横坐标均为0 D.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C 4. 在一次游戏活动中,钟老师将三个颜色不同的小球分发给小雅、小培和小粹三个同学,其中有一个小球颜 ... ...